投稿

李铁雁水墨画展观后感:臣服高原舞丹青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13-08-11 13:48:31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品说书画,我是外行,但却十分喜欢看书读画,而且乐此不彼。我始终认为画是读出来的,至少,铁雁的画我始终在读,而且一直当做书来读。今年5月初,《仰望高原——李铁雁水墨画展》在兰州国学馆开展后,我又一次去读铁雁的画。

河西小景

17年前,我单位在兰州市博物馆举办书画摄影展,有幸结识李铁雁和开始关注他的画。铁雁人儒雅、谦和、开朗、大方,初识则一见如故,甚觉亲切,他的画与人一样,平平实实,朴实无华。

品说书画,我是外行,但却十分喜欢看书读画,而且乐此不彼。我始终认为画是读出来的,至少,铁雁的画我始终在读,而且一直当做书来读。今年5月初,《仰望高原——李铁雁水墨画展》在兰州国学馆开展后,我又一次去读铁雁的画。

此次展览共展出铁雁几年来沉淫笔墨而创作的数十幅精品力作,以高原风光、雪域生灵等内容展现了西部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

画展中表现的多幅画,是他游走高原并深入喜玛拉雅山的一种精神感悟。读起来是有种续势之美,这种“势”,是作品本身的一股扑面而来的张力,读后空灵、纯净、神秘、就像是喜玛拉雅的一缕劲风,让我们仿佛嗅到海拔8000米终年积雪的味道。

在《又见高原》前,我顿足品读牦牛。牦年生存于青藏高原上。一般栖息于海拔3000至6000米的高寒的草甸地带。在古代,野牦牛就被藏民们奉为神灵,说它以前是住在天上的,并称之为“星辰“。现在牦牛仍然是架起高原自然与高原人之间的一座桥梁,是高原人千万年来生存于高原的生命基础。

我见过铁雁画牦牛,在极自然、极自在的状态下,看似若不经意地水晕墨染,继而线条起伏,刚柔并济,而后神定笔收,一挥而就,一只牦牛跃然纸上,墨妙神肖。我想,他之所以偏爱画牦牛,是牦牛集中体现了高原的特质,形成了高原的符号,画牦牛就是画高原,更是画自己,画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最终笔墨的牛化为精神的牛。这或许是一种情怀,或者是一种从仰望到对高原五体投地的心理臣服。

每个画家都会有自己个性化的笔墨语言。西部高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是铁雁绘画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他身居高原又始终在仰望高原,他的仰望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是画家对高原的敬畏、虔诚和五体投地。每一次的对话都是他内心境界对高原的深情与热爱,并由此及彼推及到他对自然生命,历史文脉与现实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这一切在他那里都不是一种概念和空泛的表现,他的作品不是传统的小桥流水般的小家碧玉,而是西部高原般的磅礴大气和对生命的领悟和审视。他的作品不是直白,是暗喻。他守望了一种文化品格,是一种个性鲜明的自我写照。铁雁在黑白灰的组合中,把人们带进以笔墨的艺术言说与意境,展示的是他神往,乃至心仪的艺术世界。他已把自己的全部情怀融入到作品中,因此作品也固其气量宏大,才情恣放,笔力深厚而自成一格。

石涛曾说过:“襟含气度不在山川林木内,其精神驾驭于山川林木之外。随笔一落,随意一发,自成天蒙,处处通情,处处醒透……”山水画家的稿本就在自然山川之中,铁雁说:“高原特有的风光人文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的素材,通过大量的速写、把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高原景象记录下来。素材的积累,成为我随时取用的记忆。西部高原不但带给我极大的心灵震撼,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这一灵感引领着他找寻到了可以为天地大美传神的绘画表现形式……凭着长年对高原的深入观察,取其对绘画艺术颖异敏锐的领悟能力,他以其娴熟的笔墨功力和精湛的技艺,构建起属于他自己的笔墨高原。

借用诗人艾青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并改成“我为什么如此深情地仰望西部,因为我对高原爱得深沉”,也许,这就是铁雁仰望高原的真谛。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