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张玉斌:传承中华和谐文化发挥优秀文化作用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张玉斌 时间/2014-07-02 06:31:07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和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是主流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传承中华和谐文化,发挥优秀文化作用,必须要加强对中华和谐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和谐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深刻理解和谐文化传统的二重作用

和谐文化在中国历史上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贵和思想、兄弟一家亲、四海之内皆兄弟、和亲政策,在中国统一疆域和巩固各民族团结上,起到了文化凝聚力的作用。《易·泰卦》说“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就是说,上下思想不沟通,天下就像没有国家一样。《左传》在讲统治经验时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求无不具,各知其极”,就是说上下和睦,友好相处,所需要的就都会具备,每个人都会知道行事的准则。这些和合理想曾经调节过君臣关系、官民关系,在维持社会秩序、国家统一方面发挥过重大作用。

但是,不能把古代的和谐思想超时代化,不能认为这些思想没有局限性,而必须看到其某些负面影响。老庄哲学宣扬和谐,但其和谐中充满着抹杀真理与谬误的思想,生死不分,是非不分,有无不分,真假不分,这必然把人引向无为而治、无所作为的泥沼。有些在阐述和谐时,宣扬极端的妥协退让意识,主张对恶人恶行也要忍让。人打你的右脸,你再给他左脸。一些恶人可以立地成佛,对恶人不宜惩罚。尤其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有人把中国的“中庸”和佛教的“无”结合起来,宣谕“一切皆苦”,“一切皆无”,引诱人们进入虚无境界。有些古代思想家在阐述中庸或和合思想时,往往把一些概念的内涵无限扩大,使其包罗万象,给人的道德修炼铺设误区。如唐代李觏在阐发儒家的礼时,把礼解释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准则,礼就是一切行为规范的总概念。他认为,礼是“人道之准,世教之主也”,治天下国家,修身正心,“一于礼而已矣”。进而把饮食衣服、宫室器皿、夫妇父子、君臣上下,以及仁、义、智、信等都归之于礼。这种片面的观点,势必既误导治国,又误导修身。

要区分非和谐文化的两种类型

我们不能笼统地谴责历史上的一切非和谐文化,而要对非和谐文化进行辩证地分析,然后,才能决定取舍。历史上的暴君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以残酷镇压人民、清剿异己为己任,使社会在镇压和恐怖中存在。而这类暴政所豢养的文化人则极力鼓吹暴力思想、暴力文化,助纣为虐。对这种形式的不和谐、反和谐行为我们应当谴责。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朱元璋的冤狱手段,乾隆等人的文字狱等。这是毁灭文化,涂炭生灵,制造社会仇恨和对抗的反人类行为,这是同中华民族的主流和合文化不相容的。

与这种非和谐文化形式上相似而实质上有区别的另一类非和谐思想和主张,表面上看主张对抗和以暴对暴,但实际上是要变革陷于危机的旧制度,呼唤一个新的和谐的社会。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就否定了帝王将相统治人民的合理性,为人民推翻这种制度提出了理论根据。果然,农民通过揭竿而起,推翻了秦王朝。黄巢农民起义军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苍天”就是腐败的封建王朝,“黄天”就是黄巢农民起义军要建立的政权,这是一种用新政权代替旧政权的鼓动。孙中山先生一生大力鼓动革命,但他不是为了制造社会动乱,而是为了推翻陷入极端腐败的清王朝,而最终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和谐社会。戊戌变法的改良主义者揭露朝政的腐败,主张全面革新,而最终目的也是希望出现一个君主立宪的和谐社会。可见,我们对于这类革命的、改革的思潮则有必要予以正确评价。

以创新精神传承中华和谐文化传统

今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对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文化传统是完全必要的。我们正在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在新时期的发扬和创新。《晏子春秋》有:“使君无得罪于民”;《礼记》有:“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孟子》则讲得更为清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宋代的宋祁说:“民,国之基也”。这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以人为本,群众利益无小事是有借鉴的。我们在处理社会矛盾时,也应借鉴历史上一些革命家、改革家的思想。对于那些敌对思想、腐朽文化和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犯罪行为,就要采取非和谐手法,予以打击和取缔。孙中山对社会弊端实行革命,康有为对社会没落实行改良的思想都是有借鉴价值的。

当然,我们的时代同历代王朝时代有天壤之别。我们在传承发挥和谐文化时,不能生搬硬套古人的言论和作为,而要在继承中有所创新和创造。今天,我们党提出的一整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充满着创造精神,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发展。我们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就要从中吸收其精华,去除其糟粕,创造性地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问题。当前,要着力用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与和谐理念,处理好各类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地调动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要学会处理对抗性矛盾,及早化解矛盾,防患于未然。

(作者系兰州市社科院社会所所长、研究员)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