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郑炳林:敦煌学需要大力培养溯源型人才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6-11-15 11:33:19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于9月21日盛大落幕。敦煌文博会是我省承担的第一次国际性、国家级文化博览会,活动规格高、关注多、影响大。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于9月21日盛大落幕。敦煌文博会是我省承担的第一次国际性、国家级文化博览会,活动规格高、关注多、影响大。这次盛会的成功举办再次将人们的视线和一个名字敦煌联系在了一起,关于敦煌的研究是一个学术性的问题,有很多专家都有精辟的论说。敦煌对普通人而言,仅仅一个地名而以,但在学术界却有着一个响当当的流派。敦煌如此神秘,给世人留下了很多遐想……带着一系列疑问,我们采访了丝路文化研究专家、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郑炳林。

因为是文博会刚刚落幕,我们的话题也自然从文博会开始。郑炳林说,研究敦煌文化,首先要有国际视野,就一带一路一般来说,主要是指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陆上丝绸之路称之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因为其历史上分布,分草原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中道和吐谷浑河吐蕃道,是以带状向西域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由来已久,与我国西北地区社会发展等关系密切。甘肃正好处于这条经济带的黄金位置,地理位置相当特殊。

“其实很早以前丝绸之路就已经存在”。郑炳林教授的这个观点让我们耳目一新。他解释说,这些不仅通过史籍的记载,而且考古发现也已经证明,甘肃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还有战国时期的张家川古墓群,都或多或少反映出中外文化交流的风格。张家川古墓群出土的玻璃制品、服饰等完全东欧风格,这些来自西亚的物品,证明了甘肃早在公元前300年就已与西亚地区有交往。再比如匈奴人进入河西走廊之前,这里居住的主要是外来民族,乌孙生活在张掖以东,而粟特人生活在酒泉到敦煌间,就是说丝绸之路在秦代以前是存在的。

谈及他供职的兰州大学,他说,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是中外学术研究的制高点,因此不论从事上古历史、中古历史或者近代历史研究,都不可忽视地关注丝绸之路有关问题的研究。兰州大学是中国地理位置西部唯一一个教育部直属大学,也是唯一的中管高校。“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这也是兰大的使命所在。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研究敦煌学就是对丝绸之路的研究,兰州大学敦煌学的目标和使命,就是改变“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国外”的现状,占领敦煌学学术制高点,引领敦煌学发展。兰州大学的学科和特色学科,应当说都与西部特色关系密切。在理科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资源环境、生态和册页学科,文科中几乎每个学科都与一带一路关系密切,因此一带一路的战略研究与兰州大学学科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

目前,最令郑炳林教授牵挂的还是人才问题,他说,要拓展国际学术视野,要开展敦煌与丝绸之路历史、考古、民族、文献、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人才是关键。丝绸之路除了文科可以展示研究实力和研究内容之外,理科也是大有用武之地,资源环境的研究,中西西北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西北内陆河流域环境变迁研究,西北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西北地方病发生于医治,药材种植等等,都需要大力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端人才,要提早对人才培养进行布局,要把培养人与事件穿插在一起,要给人才加压力,要让人才挑担子,争取兰州大学在丝绸之路研究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