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三业并举”写新篇 ——定西市加快特色文化大市建设综述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7-02-23 12:03:34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定西市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推进祖业、事业、产业“三业”并举、协调发展,不断加快陇中特色文化大市建设步伐。

近年来,定西市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推进祖业、事业、产业“三业”并举、协调发展,不断加快陇中特色文化大市建设步伐。

文化保护传承进一步加强。定西市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优秀文化资源。通渭县榜罗会议纪念馆和苏维埃政府纪念馆被中宣部列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点保护修缮项目。全市有12处重点文物遗址入选甘肃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推动“历史再现”工程深入实施,筹建各类民间博物馆6个,新建乡村记忆博物馆3个,目前全市民间博物馆达22家。全面实施国家、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公布了定西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类32项、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类36项56人。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定西市积极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组织开展了定西市第四届马家窑文艺奖评选,表彰9个艺术门类51项优秀文艺作品和1名“文艺突出贡献奖”优秀文艺工作者。大型现代纪实秦剧《柴生芳》完成创排并在兰州、白银和定西市巡演,电影《柴生芳》在中央电视台及数字院线上映,创作出版了《柴生芳的故事》等6部反映柴生芳事迹的文学作品。先后举办“丝绸之路、绚丽甘肃”第九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等展览,“中日丝绸之路汉字文化书法篆刻展”“美丽新定西·翰墨敦煌行——定西市书法美术作品展”等文化艺术交流活动180多场次。“定西书画联盟”和王了望、边景昭艺术研究院成立并运营,为艺术机构与书画家、经纪人、收藏家提供了四方联动、合作共赢、有序高效的交流平台,促进了书画事业和书画产业繁荣发展。《渭水医魂》《梦回陇西堂》在甘肃省推进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展演中荣获3个三等奖。对2015年度全市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进行立项,共评审出资助项目41项,拨付资助经费50万元。以“乡村舞台”建设、“文化集市”建设等为抓手,全面推动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文化广场等农村公共文化场所建设。2016年整合投入各类资金8139.2万元,完成“乡村舞台”建设499个,完成达标乡镇综合文化站46个,城市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6个。全市7县区119个村被中宣部列入“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扶持计划,首批下达建设资金632万元,已建成43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文化产业持续做强。定西市加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实施推进力度,把文化休闲旅游、艺术采风、饮食文化、乡村文化生态旅游作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全力推动陇西文化旅游创意园(陇西古莱坞)等36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额6.99亿元,累计投资48.72亿元。通渭书画产业园等四大园区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完成投资8.46亿元,聚集带动作用初步显现。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丝绸之路陇西体验中心、临洮东方古典艺术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在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期间成功签约,签约金额49.02亿元。组团参加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榫卯结构木质花瓶、马家窑创新陶瓷、盐画、现代刻字艺术等4大类16件文化艺术品参加了文化年展活动,签约文化产业项目6个,签约合同金额58.08亿元,1个集体、2名个人荣获省委办公厅等部门表彰奖励。2016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3亿元,增速为26.26%;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合同金额107.1亿元,到位资金11.86亿元;资产总额32.48亿元;机构数563家,从业人数11533人。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