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平凉高镇村世外“陶”源古风情韵诉繁华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兴化东方 时间/2017-03-24 10:31:31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甘肃平凉华亭县安口镇高镇村,日前进入了国家住建部等7部门列入的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作为安口窑陶瓷文化元素最为鲜明、陶瓷工匠最为集中、陶瓷工艺最负盛名的古村落,高镇村也是平凉家喻户晓的“窑头镇”。

平凉华亭县安口镇高镇村,日前进入了国家住建部等7部门列入的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作为安口窑陶瓷文化元素最为鲜明、陶瓷工匠最为集中、陶瓷工艺最负盛名的古村落,高镇村也是平凉家喻户晓的“窑头镇”。

高镇村背靠冉家山,面朝南川河,东到风台山,山嘴下面,有从华亭县城经石堡子奔腾而来的汭河。曾经的村民以窑为业,以窑为生,“窑头镇”的名号也因“窑”而演变而来。

远眺高镇村,一块“加强遗址保护力度,挖掘陶瓷文化内涵”的宣传牌格外醒目。安口窑陶瓷烧造业兴起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宋元时以烧制黑瓷“铁锈花”和青瓷为主,技术逐渐成熟。至明代以炼制颇负盛名的青花瓷为标志,实现了技术上质的飞跃,从而携“陇上窑”之美名跻身全国名窑之列,达到鼎盛期。

用瓷缸磊成的院墙和墙基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遗存于世的座座古窑,傲立于古村,像一曲悠扬的古风情韵,诉说着这里曾经“窑”火不断的繁华。洒有碎瓷片的土路在一家一户的罐罐院墙的包裹中曲折蜿蜒,徜徉于此,仿佛走进了一个尘封久远的记忆。

村民家里因地制宜用瓷缸当成的狗窝。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的陶瓷厂彻底淘汰了瓷窑烧制工艺,修建在高镇村的大量瓷窑被废弃。幸运保存下来的古窑,星罗棋布地分散于古村的各个角落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修缮保护,不少古窑已经杂草丛生。

88岁的范通儒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口窑陶瓷制作传承人。他的家族是名符其实的陶瓷世家,四代有22人在陶瓷行业工作。1920年,范通儒的父亲从老家河南省安阳市,辗转至安口窑办起了自家的陶瓷作坊。范通儒从华亭县中学毕业后,跟着父亲学制瓷手艺。1958年,他在公私合营时进入安口陶瓷厂,一直在注浆车间工作。是雕塑、制母、配料、兑釉、注浆、书写、绘画、烧成、烤花、紫砂、琉璃等技艺的多面手。

范通儒老人拿着一只1961年自己制作留用的水杯。据甘肃省档案馆保存的民国时期的《甘肃省轻工业调查表》统计,在安口窑经营陶瓷的厂家及店铺就有142家,瓷窑50多座,从业人员3000多人。那时安口窑炉火昼夜不息,尤其是窑头镇的炉火,映红了安口的天空。

居住在村里的85岁陶瓷厂老职工高生杰,泾川人,17岁时到高镇村来学艺。至今他依然记得瓷窑点火时的景象:“窑头喊一声点火,轰一声,有时候那火龙一下就从烟囱里蹿出来,紧接着黑烟也冒出来。”

朝阳升起,洒向这里的每一座饱经沧桑的民居,每一条藏着故事的巷道。古村民居依山排布,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房子大多是平顶的,可以用来晾晒瓷坯,充满独特的韵味。陶瓷罐罐在这里随处可见,它们或被砌成院墙,或被他用,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原陶瓷厂职工潘应太一家站在自己曾今烧花盆的圆窑前。无论是一个碗,还是一个罐,都在有条不紊的,不慌不忙的在旋转、揉捏、阴干、火烧中诞生,这是高镇村艺人们的生活。

窑神庙标志着高镇村与瓷窑的不解之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高镇村参观拍摄,关于窑文化的记忆又重新复苏,被能人发觉,为后人所念。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