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平凉崆峒山发现明嘉靖六年碑刻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邓仲祥 时间/2017-09-19 09:54:34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9月15日记者获悉,平凉市崆峒山古建筑群修缮工程(一期)项目在修缮并拆除崆峒山皇城献殿墙壁的过程中,发现一块明代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碑刻,崆峒山文物管理所已对该碑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碑文共有35个字

9月15日记者获悉,平凉市崆峒山古建筑群修缮工程(一期)项目在修缮并拆除崆峒山皇城献殿墙壁的过程中,发现一块明代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碑刻,崆峒山文物管理所已对该碑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该碑长114厘米,宽60厘米,厚13厘米,保存基本完整,碑文共35个字,字迹清晰,笔法刚劲有力,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书法价值。

碑刻全文为:“分守关西道左参议南闽陈毓贤同仪宾西蜀李芳芝到此登东台时嘉靖六年重九(日)记”。经查阅相关史料,碑中所书人名“陈毓贤”,字则英,一字横川,福建长乐人,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丁丑进士,历工部郎中,曾任陕西布政司左参议,分守关西道,修筑过平凉城墙。而碑中“仪宾”为藩府宗婿的称呼,联姻帝室,是明代外戚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查阅史料,李芳芝为韩王府郁平郡主之夫,按时间推算应是明代平凉第八代韩王(韩昭王)的女婿。

此块嘉靖六年石碑,虽寥寥三十五字,但碑中出现的两个人物,“左参议陈毓贤”和“仪宾李芳芝”于当时的平凉来说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他们携行登临崆峒山,也说明在明代崆峒山就已享有盛名,不仅是文人墨客,更是封疆大吏仰慕的宗教圣地。

此碑的发现对研究明代平凉城及崆峒山的历史有着重大意义。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