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陇南:扶贫攻坚打出强力“组合拳”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许成儿 时间/2017-10-13 09:52:52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陇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截至2011年底,全市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0多万,占甘肃省贫困人口的15.58%,是甘肃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徽县麻沿河乡糜岭新村民居与育苗基地相互映衬

片区扶贫,瞄准靶心打“歼灭战”

产业扶贫,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电商扶贫,让群众足不出户在家赚钱

金融扶贫,破解贫困群众资金短缺难题

旅游扶贫,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秋日,行走在陇南大地,让人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如画的美景和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更是一个个贫困村发生的巨变。

我市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截至2011年底,全市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0多万,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5.58%,是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实际,把扶贫开发放在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施了片区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聚焦精准发力,使贫困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据统计,全市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130多万人下降至2016年底的4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53%降至16.5%,荣获“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被列入2016年国务院落实政策措施“免督查”范围。

片区扶贫,瞄准靶心打“歼灭战”

王马平是武都区池坝乡小河村人,在武都城区学校任教。以前从乡里到村里都是泥泞小道,回趟家需要五六个小时。现在,公路修通硬化了,只要1个多小时就能到家。

让王马平感觉高兴的不仅于此。如今的小河村,通了自来水,硬化了村内道路,安装了路灯,修建了文化广场,群众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小河村的巨变缘于我市特困片区扶贫攻坚行动的实施。

工作中,我市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扶贫方式,把扶贫重点放在最贫困地区,启动实施了25个特困片区扶贫攻坚行动,以项目整合资金,将领导、帮扶力量向特困片区倾斜,扎实开展整村整乡整片区推进,特困片区合力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同时,我市强化资源整合,将90%以上的财政扶贫资金和80%以上的涉农项目资金向特困片区打捆安排,把整村推进、危房改造、道路建设、安全人饮等项目资金整合起来,注入片区攻坚的项目盘子中统筹使用。

数据显示,仅“十二五”期间,我市共争取各类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亿元,通过片区扶贫的实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短期内得到显著改善。

产业扶贫,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近年来,我市立足实际,把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打造品牌、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使特色产业变成了山区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

为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我市每年安排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全市特色产业基地面积累计达到1121万亩。其中,花椒、油橄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一。

同时,扎实开展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年活动,累计完成核桃、油橄榄等高接换优1000多万株。并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确定区域首位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解决了群众增收和稳定脱贫的问题。

大力开展中药材标准化种植、苹果矮砧密植示范基地建设和油橄榄品种培育等工作,通过每年举办花椒、中药材、苹果、核桃等产销对接洽谈会,进一步提升农特产品知名度。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三年蝉联全省第一。2016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8.6元,同比增长454元,其中,特色产业的贡献占到了近一半。

电商扶贫,让群众足不出户在家赚钱

“张璇帮助我们在网上销售土鸡,每只可以卖到160多元的高价,为我们增收不少。”说起张璇,成县鸡峰镇长沟村群众赞不绝口。

2012年大学毕业后,张璇放弃在大城市当教师的工作,走进鸡峰镇长沟村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帮助群众设立了电子商务服务点、开办网店26家,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达180多万元,群众收入翻倍增长。

长沟村只是我市发展电子商务的一个缩影。

我市资源丰富,但受条件限制,大量优质特色农产品是“藏在深山人未识”。自2013年以来,我市把互联网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了陇南优质农特产品与外面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工作中,我市突出电商扶贫网店的带动,探索出了贫困农户创业型、能人大户引领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乡村干部服务型等建设形式,并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一店带多村”的网店带动模式。

截至2016年底,我市共发展网店10389家,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累计64.6亿元,电商扶贫对贫困群众的人均收入贡献额达620元,创出了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陇南模式”,荣获“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被国务院扶贫办命名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示范市。

金融扶贫,破解贫困群众资金短缺难题

长期以来,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贫困群众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短板”不补齐,“瓶颈”不破解,发展和脱贫就无从谈起。

为此,我市大力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攻坚行动,通过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工程,建立健全贷款发放机制,累计发放精准扶贫小额贷款60多亿元,有效破解了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

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建成全省首个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服务平台,累计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50多亿元。并探索形成了互助资金共管共用新模式,安排3127个村互助资金6.2亿元。

同时,我市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积极完善农村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到乡镇、贫困村设立服务网点,促进了支付服务在偏远农村的延伸。

旅游扶贫,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我市山清水秀、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这些资源却没有被充分开发。

近年来,我市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建设,充分挖掘贫困村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资源,有效推动了旅游发展,带动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在大力发展旅游扶贫过程中,我市按照“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品一韵、一家一特”的要求,促进生态游、休闲游、观光游、保健养生游、特色农业游等乡村旅游业。

在实践中,我市探索出了“公司+合作社(协会)+贫困户”“双联单位+支部+公司+农户”等旅游扶贫模式,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创业、脱贫致富。同时,推动“互联网+乡村旅游”战略,集中开发和营销具有农家、地域、民族和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我市还结合国家批准的75个旅游扶贫试点村和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和“百村千户万床”工程,着力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

据统计,2016年全市乡村旅游人数达687.7万人,同比增长17.2%;旅游收入13.37亿元,同比增长11.32%。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