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黑水国史前遗址对外展现原始社会形态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冯志军 时间/2018-05-08 09:36:0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黑水国史前遗址位于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明永乡下崖村西北3公里处,是黑河流域中游发现的一处马厂晚期至四坝时期的与早期铜冶炼相关的聚落遗址,年代约为距今4100-3600年。

  图为张掖西城驿遗址发掘全景正射影像图。(资料图) 

  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文物管理局副局长张炯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官方将对“见证”了4000年前中西方早期“接触”的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黑水国史前遗址),建设保护大棚对外展现。届时,游客能看到三四千年前,在黑水国西城的人类居住遗址,以及原始社会时期的生活形态。

  张炯表示,官方对黑水国史前遗址的考古从2010年持续至今,期间发掘了史前人类居住遗址,里面发现了相关的冶金遗址,有动植物种子、标本等数千件。这对研究原始社会末期河西一带人类社会生产以及气候变迁,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黑水国史前遗址位于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明永乡下崖村西北3公里处,是黑河流域中游发现的一处马厂晚期至四坝时期的与早期铜冶炼相关的聚落遗址,年代约为距今4100-3600年。

  近年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多次对黑水国史前遗址进行调查。目前已发掘面积1350平方米,发现遗迹单位531处。遗迹有房址、独立墙体、灰坑、灰沟、灶、陶窑、墓葬等,其中房址90座,独立墙体19段,灰坑357处,灶坑12个,灰沟19条,墓葬19座。

  图为张掖西城驿遗址“灰坑埋人”。(资料图) 

  持续的考古发掘,直观揭示了黑水河流域史前聚落形态及演变过程。同时,对中国早期冶金起源及相关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早期冶金技术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如:镜范和带有羊头的环首铜刀的发现,为探讨文化间的交流及区域性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证据。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发现还为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大量大小麦、土坯建筑是河西地区目前所见最早的同类遗存。这证明在距今4000多年前,河西走廊地区已与西方地区发生了频繁的接触。这为大小麦及土坯建筑等进入中国的时间及路径等研究提供了详实资料。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水涛对此评价说,位置重要,西城驿处在河西走廊中部,是后来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是解决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遗址;年代重要,是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转变的过程。文化序列完整,土坯建筑、小麦、冶金遗存的发现为中西文化交流问题提出了很多解释模式。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