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专访陇剧艺术家马力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华静 时间/2018-08-28 10:59:45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马力,1942年出生于天津,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陇剧剧种创建成员之一。1955年参加工作,1959年毕业于甘肃省戏曲剧院秦剧班,先后从事秦剧、陇剧的表演,曾在舞台上塑造过80余个人物形象。

扮演《杜鹃山》中的雷刚

《万水千山》中扮演罗顺成(中间左二)

扮演《红灯照》的二师兄

马力,1942年出生于天津,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陇剧剧种创建成员之一。1955年参加工作,1959年毕业于甘肃省戏曲剧院秦剧班,先后从事秦剧、陇剧的表演,曾在舞台上塑造过80余个人物形象。1959年10月参加国庆晋京献礼,演出剧目《枫洛池》。1979年在中国戏曲学院导演训练班进修,现任国家二级导演,曾导演过大型、中型剧目几十部,执导的陇剧新编历史剧《异域知音》荣获1985年甘肃省戏剧调演一等奖。1981年受聘于甘肃省文化局,为省内戏曲导演授课;1985年赴京参加中国戏剧家第四次代表大会;1990年受聘为《中国戏曲志·甘肃卷》为责任编辑,撰写陇剧、秦剧、南木特藏戏等剧目;1994年受聘为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文化艺术部特约评论员;1996年退休后涉足戏曲剧本创作,发表《戏曲导演时、空概论》及《陇剧表、导演特色》等多篇专业文章。

当记者见到马力时,他刚刚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陇剧优秀剧目系列展演”活动上被授予了突出贡献奖,手捧奖杯的他显得非常高兴。

马力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天津,因为家庭贫寒,小小年纪的他就开始学艺减轻家庭的负担。马力回忆:“小学毕业后,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我来到了大西北,在我13岁时考到了甘肃省戏曲剧院秦剧班学习秦剧。1958年冬,省秦腔剧团附设新生训练班一行40余名师生,受命于当时省文化局的指示,赴天水、徽县、成县的小河厂、甘山等地慰问当地群众,演出归来不久,就听说要调我班若干同学去搞一个新剧种陇东道情,记得道情剧团是1959年2月17日宣布成立的。对于陇东道情,我们戏曲演员并不陌生,我们曾多次看过秦剧团演员演过的道情剧目:《六姑娘》、《吵宫》、《细水长流》、《二姐娃思春》等节目。”

马力说:“那时院里多次组织大批戏曲音乐工作者走遍了了大大小小的山梁,访问了所有能找到的老艺人,征集到深藏民间的手抄剧本62种,各路艺人唱腔200余段,仅当时整理的录音带就长达3000多米。在那个设备落后、物资匮乏的年代,这项工作成了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壮举。”在紧锣密鼓的安排下,新成立的陇剧团从秦剧团抽调了包括马力在内的一部分演员,也有从省歌舞剧团临时借来的舞蹈演员等。马力接着说:“一个新兴剧种,要生存下去就要有自己的特点,这也是陇剧创作的难点,又不能照搬皮影,更何况由皮影到人的表演相差甚远,只能是吸收皮影表演的大侧面、摇晃、个别头饰(如:燕尾、布景设计的镂空式等),表演上又不能雷同于秦腔,例如念白,本来我们先按陇东道情念白方式试验,行不通之后,再按普通话念白,也不可行,经过多次反复推敲之后,最后定为以陕西关中话为基础,适当吸收普通话,陇东话的个别字音为念白原则。再说唱,那时的演员普遍识谱不多,就连简谱也没有几个演员能唱下来,老的方法是口传心授,作了曲子只能靠曲作者和从歌剧团派来的同志一句一句的教唱,记得当时教唱的有孟宪德、李根等前辈,合唱更是如此,加之有道情老艺人徐元璋的演唱示范,就更加有味道了。”

回忆那段难忘的日子,马力十分感慨:“记得那时经常排练到半夜二三点钟,有时甚至是通宵,临时叫醒炊事员来做夜宵是常事。有一次,在人民剧院联排,我实在太困,在后台睡着了,临上场竟然忘词了,结果受到了导演的批评。除了紧锣密鼓的彩排,我也遇到了由秦剧到陇剧转型期的问题,就像一个本来唱美声的歌手忽然改成唱通俗,旧有的发声方式和戏曲程式仿佛一双手制约着我,还好那时年龄很小,学得快,当时的领导请来歌剧团的演员用简谱教我们一句一句反复练习唱,并且一边训练一边实习演出,那段时间为我以后的演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经过几年历练之后,1959年,17岁的马力开始了的正式演出,那年恰逢建国十年大庆,甘肃省戏曲剧院道情剧团参加了此次盛典。1959年8月20日,兰州火车站,一列发往北京的列车即将启程。列车上有包括马力在内的一群年轻人,脸上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喜悦。他们的表演剧目是新彩排好的陇剧《枫洛池》,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第一个得到如此殊荣的戏曲团体。

8月24日晚7时15分,这个对于甘肃陇剧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枫洛池》首场演出在国务院小礼堂拉开了帷幕。这个能容纳200人的礼堂,也成了《枫洛池》乃至整个甘肃陇剧人挥之不去的记忆:“秧歌步”、“侧身摇晃”、“侧身掩泣”、“地游圆场”、“风摆柳”等特色身段和动作如剪影一般,一唱众和的“嘛簧”如同山间缕缕微风……这次的演出赢得了首场演出雷鸣般的掌声。演出没几天后就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马力说:“我记得周总理接见我们时说,这个剧种很有前途,希望我们把它搞好。周总理当晚还亲自为我们安排了适合西北人口味的面食。”就这样,《枫洛池》首演告捷之后的一个多月里,先后演出22场,田汉、梅兰芳等著名艺术家也观看了演出,人们都不止一次地谈到道情音乐的优美动听。从北京回来后,甘肃省委隆重举行表彰大会,并将“陇东道情”更名为“陇剧”,从此,甘肃省拥有了自己的地方代表剧种——陇剧。这次进京演出给了马力莫大的鼓励,让他在日后的演出中越来越游刃有余。

之后的岁月里,马力接连演了数十个经典陇剧剧目中的数十个不同角色。然而就在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因为平时参演的剧目太多而导致嗓音被破坏了,当时医院的检查结果是韧带肥厚,做不了手术。为了继续发展自己的陇剧事业,马力于1979年决定去中国戏曲学院进修导演专业。说着,他给记者看了当年在学导演时做的笔记,近40年前的笔记依然清晰如昨日,散发着墨香。马力说:“那时我已经将近不惑之年,且当时的进修名额一个省只有一个,所以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记得那时上专业课时我的口袋里装着一把笔芯,课堂记不完还要回去继续听录音,并且反复听反复校对,虽然只学习了短短的三个月,但那时学习的知识对现在的我还是很有帮助的。”

1984年到1985年,马力成功导演了新编陇剧《异域知音》,连续成功演出多场后也进京演出,当时的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对此剧非常赞赏。

谈到目前陇剧的发展态势,马力略作思考慎重地说:“陇剧还在发展时期,有很多地方还并不完善,一个剧种并不是一代两代人的事情,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有360余种地方戏曲剧种,存活在舞台上的有270多种,剧种的发展既受地域文化的决定和制约,又是地方文化的体现与反映。一个地方戏的出现和发展是很不容易的,凝聚了很多人的群策群力,比如川剧就显示出巴蜀文化的地域内蕴和特色;晋剧和秦腔,显示出山陕文化的地域内蕴和特点。可以说,每一种地方戏,既是该地区地域文化孕育而成的骄子,同时又是该地区地域文化的结晶和象征,也是当地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同理,陇剧是土生土长的甘肃地方戏,体现着陇佑文化的内蕴,传承着陇佑文化的基因,分析陇剧产生以来代表性的作品,无不体现着这种关系。纵观陇剧的剧目,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并且紧密结合地域特点,紧跟时代发展,体现出浓厚的地域色彩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从历史看,陇剧的剧目创作始终坚持改编、移植、创作三并举,而且在改编、移植、创作中,剧作家们往往注重创新,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尤其唱腔上加入了许多新元素。这种求新的精神,使陇剧剧目成为众多剧作中的‘这一个’,40年来,陇剧积累了100多个剧目,其中现代戏就有60多个,其中《天下第一鼓》、《陇东娃》、《敦煌魂》、《黄花情》、《官鹅情歌》等引起较大的反响,而在地方戏曲形式与陇佑地域文化的结合上,尤以《天下第一鼓》、《陇东娃》、《敦煌魂》、《官鹅情歌》以及《周祖公刘》等最为鲜明。”

回想起自己将近一个甲子的陇剧生涯,早已年过古稀的马力动情地说:“自1959年陇剧诞生以来,陇剧的发展过程是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的过程。通过将近60多年的反复实践,艺术上趋于成熟,已能够胜任表现各种较为复杂的题材、形式的剧目内容。陇剧是代表甘肃全省的剧种,我认为陇剧应该有容乃大’,要容进陇南影子腔、秦安小曲、平凉灯盏头等多种戏曲剧种的优点,只有广纳百川,吸收不同剧种的优势,才能像大剧种一样全面发展起来,建立属于自己的艺术辉煌。”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