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科举博物馆让你触摸千年科举文化的脉动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赵汇 时间/2018-11-16 09:18:52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新近低调亮相的甘肃科举博物馆打开了一段跨越140余年的档案。将科举制度的发展以及相关史料与时间的轴线叠加在一起,使得甘肃近现代文脉和文化教育发轫之地的历史重新被发现。

甘肃科举博物馆馆舍至公堂。

1:1还原的考

左宗棠《请分甘肃 乡试并设学政》奏折

新近低调亮相的甘肃科举博物馆打开了一段跨越140余年的档案。将科举制度的发展以及相关史料与时间的轴线叠加在一起,使得甘肃近现代文脉和文化教育发轫之地的历史重新被发现。

甘肃科举博物馆馆舍建于1875年,原为甘肃贡院至公堂(兰大二院内)。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由科举回眸、陕甘分闱、人物撷英、穿越百年四部分构成。基本陈列以甘肃贡院建成以来的情况及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兴起的近代教育、现代工业等内容为主线,通过丰富的馆藏展品,让整个展览具备了完整性、独有性和专属特色。

那么,甘肃科举博物馆究竟有什么“看点”?近日,兰州晨报记者走进这座“活态传承”展示中国科举变迁的博物馆,在这个现代化都市中近距离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兰州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您一同触摸千年科举文化的脉动。

1 看点一:近距离欣赏左宗棠楹联真迹

何为“贡院”?最早始于唐朝的贡院是乡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贡”的意思指的是各地秀才来此应试,就像是向皇帝贡奉名产。作为清末中国17家贡院之一的甘肃贡院见证了科举制度的兴衰。

1875年,甘肃贡院建成之后,陕甘总督左宗棠亲笔题写楹联:“共赏万余卷奇文,远撷紫芝,近搴朱草;重寻五十年旧事,一攀丹桂,三趁黄槐”,其书风沉着激迈,布局疏朗明快。

上联写的是在这里批阅试卷,从中选拔人才,不使人才埋没,“紫芝”和“朱草”都是比较名贵的药材,在这里比喻有才之士。下联则是写他自己坎坷不平的科举之路,“一攀丹桂”是写他一次乡试就中了举,“三趁黄槐”,是说他三次会试都名落孙山。这副对联昭示着这位晚清军政重臣、洋务派重要首领求才若渴、举贤纳士的良苦用心。

这副全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左宗棠楹联真迹,弥足珍贵。如今,这副楹联作为博物馆的珍贵藏品悬挂于展厅,能够让广大观众近距离观看,大饱眼福。

2 看点二:与科举考试伴之而生的作弊手段

科举被视为国家抡才大典,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若有违犯科场规定,不管是谁,都严惩不贷。在甘肃科举博物馆就存有不同时期的考场规定:《钦定科场条例》、《三场程式》、《贴例须知》等。

从个人来讲,科举能彻底改变个人的命运。学而优则仕,只有考取功名,仕途才能顺畅,名利俱全。也因此,尽管有严厉的规定,但利益高悬,铤而走险还是难免,科举作弊并未绝迹。

在甘肃科举博物馆亦汇集着不同时期的作弊书籍,如《增广四书备旨》、《泮宫利器》等。“《增广四书备旨》整部书依照四六比例印制,约有普通古版线装书籍十四分之一大小,且厚度只有5毫米,包含了《大学》《中庸》《论语》三部书全部内容和宋代大儒详尽注释的70页纸上,几乎是在一粒米大小的地方写下六个字……”兰大二院文史办副主任贾守雄介绍,“清政府在以往各朝各代防弊措施的基础上制定了《钦定科场条例》,使科举制度纳入了清朝的法制轨道,有关防止考场舞弊的规定相当严密。这本《增广四书备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制造’出来的,因此从历史文化角度来讲也显得非常珍贵。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虽小,却十分精致。70页薄如蝉翼的纸张仅5毫米厚,每页上有老仿宋字体三百多字,虽小如蚁头,但一笔一画清晰无比……”

3 看点三:“穿越”体验古代考生艰辛考验

唯贤举才、公平公正、学而优则仕的选才制度打破了封建世袭的落后选才制度,为世界向现代制度文明过渡奠定了基础。如今,步入甘肃科举博物馆,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观众可如当时应试的考生一般,经历得题答题的过程,体验古代考生的艰辛考验。

甘肃科举博物馆中除了丰富的馆藏展品,最大的特色就是将科举文化与现代多媒体手段相结合。其中,最具亮点的就是设计装置了12块触摸查询展示屏,用于对展览延伸知识进行系统的查询和展示。

触摸查询屏主要是对展馆导览、贡院建筑布局、全国其他贡院基本情况、乡试考卷、清代中国科举三甲名录、清代甘肃进士名录等内容进行电子展示,观众可根据兴趣点自由进行查询了解。在尾声部分还设计装置了体验答题触摸屏,内置科举知识的考试题并设等级评定,让观众参与其中,体验乡试答题的感受,提高了趣味性和参与性体验。与此同时,展示屏则根据展区划分对考棚结构、规模、作用以及左宗棠的奏折进行动画演示,让观众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多媒体展示项目中,最具分量的则是一部全国唯一真实还原科举考试场景和考棚结构的3D短片。通过多方考证、取材,全角度、多方位3D建模技术,短片高清还原了甘肃贡院建成后的第一场乡试时的情景,使参观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当时科举考试时的盛景,了解科举考试的流程和贡院的布局。

4 看点四:1:1考棚全国唯一还原汉回同考

有史记载,甘肃贡院占地纵140丈,横90丈,外筑城墙,内建棘围,规模宏大,令人叹为观止。在贡院最高建筑明远楼南北两侧,密密麻麻地排列着4000余间考棚,可同时容纳4000余名考生进行考试。自1875年甘肃贡院建成以来至1904年科举制度废除,共开科13次,甘肃共选取举人681人,考中进士116人。

作为当时在整个贡院中占地最大,数量最多,也是最具功能性的建筑——考棚,究竟当时的士子们是怎样在里面完成9天7夜的考试呢?小小的考棚究竟怎样能够同时具备考试和休息的功能呢?这次甘肃科举博物馆更是真实还原了当时考试所用的考棚,按照1:1比例大小,考棚结构、材质、风貌完全按照原考棚进行了复原。

陕甘分闱后,鉴于在光绪元年(1875年)乙亥恩科和二年(1876年)丙子正科的两科乡试回族士人没有中式者,左宗棠便奏请自下科为始,回卷一科另编“良”字号之例取中一名,一科归入大号合试取中。光绪八年(1882年)回族士子哈锐21岁乡试中举,31岁光绪壬辰科(1892年)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成为中国回族文化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翰林公。甘肃科举博物馆建成之后,也还原了汉回同考的场景,这在全国来说也是唯一的。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