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和路径选择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李巍 时间/2019-09-17 10:34:07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甘肃省是我国西部地区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省份,城市化率较低,农业、农村和农民即传统“三农”的比重大,农业发展中以产业经济的高度化演化为主体的内生要素较为缺失,农业经济结构优化速率较低,尤其是贫困面大,深度贫困地区占比较高。

甘肃省是我国西部地区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省份,城市化率较低,农业、农村和农民即传统“三农”的比重大,农业发展中以产业经济的高度化演化为主体的内生要素较为缺失,农业经济结构优化速率较低,尤其是贫困面大,深度贫困地区占比较高。这一系列不利因素都严重制约着甘肃省乡村振兴和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以甘肃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也直接制约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甘肃必须从自身环境、资源、区位以及产业协同等条件出发,寻找产业经济内生和成长的发力点和路径,不仅要和全国同步实现脱贫攻坚进入小康社会,也要和全国同步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值得高度肯定和可喜的是,近年来甘肃文化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作为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甘肃这个深度贫困地区占比较高的西部省份注入了一个全新的、既关乎脱贫攻坚又关乎乡村发展的新兴动能。数据显示,2018年甘肃省全年接待旅游人次3.02亿,旅游综合收入2060亿元人民币。其中乡村旅游接待0.852亿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165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省规模的28.31%和8%。另外,日前国家文旅部公布了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甘肃有13个乡村入选,成效显著。但是,从全国情况来看,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体量、规模、结构、类型以及对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撑等,尚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也远远不及同在西部地区的四川、云南及陕西等省份;甘肃乡村旅游还没有形成有甘肃特色的独特发展模式,乡村旅游游客平均花费还比较低,对本省乡村居民的收入、就业和经济结构转型和优化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乡村旅游的市场半径和品牌影响力还十分有限,对乡村振兴的支撑力还比较脆弱,各地乡村旅游发展还十分不平衡。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发展统领,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使我们深深感到,必须要尽快深入精准把握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要求新理念,深入了解甘肃省情,尤其是甘肃“农情”,科学研判甘肃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战略,系统构建甘肃乡村旅游的产业和地域格局,形成具有差异化和甘肃地域与文化特色,且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业态。

甘肃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甘肃是“中国地理的缩影,华夏文明的故乡”,东、中、西三个地理和文化空间特色鲜明,传统农业发展的劣势反而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河西走廊绿洲生态农业空间、陇中黄河流域的黄土丘陵旱作农业空间、陇东黄土高原塬峁丘梁传统农耕文明空间、甘南民族地区草原农牧业发展空间以及长江流域的陇南山地,构成了甘肃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域和资源底色,使得甘肃具有形成形态各异、类型不同和鲜明特色的乡村旅游的绝好基础。甘肃文化更具有丰厚的底蕴和多元特征。从文化多元性角度看,我国鲜有可以与甘肃比拟的如此地理与文化差异和多元存在的省份,不同自然地理空间又是性质有差异的多元文化空间,不同地貌和特定文化有机嫁接和融合,形成了各具自然和文化性质的一个个区域发展单元。从区域旅游的角度看,甘肃远离国内外核心市场,发展的客观制约性较强。但从乡村旅游的角度看,域内乡村旅游市场半径较小,只要发展模式和业态正确,发展乡村旅游的市场条件良好,便可以大幅度和区域旅游驳接和协同。

当下,要在战略层面上对甘肃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科学精准的分析和研判,指定和规划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把全省乡村旅游发展从目前的自发与随机发展,转向有明确引领的战略发展阶段;要深入研究全省不同地理文化空间发展乡村旅游的区位、市场和资源基础,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分区异型,切忌乡村旅游发展的雷同化、城市化和程式化,提供具有顶层设计意义的规划指导;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全程、全时和全域嵌入乡村振兴的根本使命,把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紧紧捆绑在一起,谋根本,想长远;要形成河西走廊绿洲生态农业和丝绸之路文化融合型、陇中大河流域和农耕文明融合型、藏区民族文化和草原生态文明交汇型、陇南美丽田园和历史文化融合型和陇东黄土高原和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交汇型等不同乡村旅游发展的类型;要全面启动对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人才教育和培训工作,培育全省旅游发展新阶段和升级版需要的、有一定规模和合理结构的人力资源,以支撑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作者:把多勋 甘肃省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做足做大城郊型乡村旅游

助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城郊型乡村旅游依托大、中型城市,是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旅游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形式,也是我国乡村旅游区位经济模式的主要体现,已逐渐成为城市居民节假日休闲、娱乐的首选。2018年,为了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甘肃省旅发委发布《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的通知,主要任务是扶持建设一批旅游示范村和专业村,每个县区至少集中打造1个旅游示范村,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名单共有206个村入选。统计显示,距县级城镇10公里范围内,分布了35.44%的示范村,20公里范围内分布了63.11%的示范村,30公里范围内分布了82.52%的示范村,40公里范围内分布了92.72%的示范村。这表明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分布城郊型特点十分明显,预示着只要我们做足做大城郊型乡村旅游,甘肃的乡村旅游将会取得明显的突破。

目前,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普遍存在规模小、示范效应不明显,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理念观念滞后、示范村缺乏统一规划,政策、用地、资金问题明显,市场判定失衡、营销措施不得力,专业人才缺乏、边学习边营运现象普遍等问题。据此建议,甘肃省应该以城郊型乡村旅游示范村为支点,做大做足城郊型乡村旅游,撬动甘肃乡村旅游的整体提质升级。

一是转变理念观念,做好城郊型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总体规划。

从顶层到基层,虽然已经认识到乡村旅游示范村发展对于我省区域竞争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以及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意义,但乡村旅游示范村发展的战略意识高度不够,没有形成高起点、大手笔建设城郊型乡村示范村的意识,没有意识到未来乡村旅游可能会与5A级旅游景区并列前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乡村旅游缺乏总体规划。同时,政府、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规划公司在对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上也存在着认识不足的现象,许多都是借鉴城市化、现代化的旅游方案设计,不适合也不适用于乡村。未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高起点做好城郊型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着力在城郊打造5至7个特色明显的城郊型乡村旅游特色示范村作为甘肃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支点。

二是破解政策瓶颈,多部门全力协作解决用地、资金问题。

城郊型乡村旅游在政策、土地方面问题尤为突出,需要相关部门完善乡村旅游示范村土地管理与监管制度,明确责任规范管理,确保乡村旅游用地合理配置;充分重视农民作用,自觉维护村民利益,积极调解开发商与村民的矛盾,协调土地相关者利益分配;整合财政资金,搭建投融资平台,吸引社会各方资金投向乡村旅游;加大信贷政策支持,确保融资通畅;鼓励各地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采取多种方式为乡村旅游融资提供担保,缩小乡村旅游投融资信息不对称障碍等。

三是科学研判乡村旅游市场,打造多元旅游产品,解决同质化问题。

旅游产品和产业互动多元化发展是未来乡村旅游示范村发展的大趋势。在甘肃省城郊型乡村旅游示范村开发上,各市州要依据各市州示范村独特的自然资源,实现差异化发展,突出当地乡村旅游与周边其他地区的差异和特色。本着一个游客、一个家庭、几个朋友等就是一个旅游细分市场的基本观点,科学研判城郊型乡村旅游市场,市州间有意识设置不同类型旅游产品,满足不同类型游客需求,打造多元旅游产品,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同时,需要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宽度,实现产品结构升级,逐步完成观光型—滞留型—度假型的转变。

四是做好乡村旅游示范村品牌建设,把营销由静态转变为动态。

甘肃省还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品牌,原因在于缺乏品牌意识与品牌规划,品牌营销观念滞后,营销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营销效果较差等。我们应该依据顶层设计谋划几个特色鲜明的城郊型乡村旅游示范村品牌,而后做好全方位品牌营销,把品牌由静态营销转化为动态营销。首先解决村民较多地追求短期盈利、缺乏长远眼光、对品牌的塑造和维护并不重视的问题,使他们每个人都成为营销员;其次使村内的景观处处变成精致的形象点、营销点;再次主动与旅行社及相关企业联系,完善旅游路线营销、形象营销,主动与携程、去哪儿等主流OTA合作,打造自身特色乡村旅游示范村品牌;最后还需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营销方式,提高营销效果等。

五是加强示范村专业知识培训,打造高水准运营管理团队。

目前,甘肃省的乡村旅游示范村运营基本处于边学习、边实践的模式,高水准运营团队需要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等活动,由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培养旅游相关从业人员,加强专业知识、服务意识指导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完善管理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将乡村旅游人才培养与引进规划放在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加大本地乡村旅游带头人,尤其是城郊型乡村旅游的培养力度;加强院校参与,通过旅游院校的培养、聘任旅游界精英等方式来解决乡村旅游人才的不足,打造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旅游行政人员和经理人、旅游经营者以及服务者等。

(作者:王耀斌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

大力发展戈壁生态农业旅游

打造河西走廊乡村旅游品牌

戈壁农业,是指在戈壁滩、砂石地、盐碱地、沙化地、滩涂地等不适宜耕作的闲置土地上,在符合国家有关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载体,发展设施蔬菜及瓜果等特色农产品的新型农业发展业态。河西走廊气候干旱,但祁连山冰雪融水丰富,以黑山、宽台山和大黄山为界将走廊分隔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大内流水系,灌溉农业发达,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地,是全国重要的玉米繁种基地,是全国三大对外瓜菜制种基地中最具优势的地区之一,发展戈壁生态农业旅游优势得天独厚。同时,河西走廊又是一个拥有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遗产廊道,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西五市乡村旅游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在河西走廊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建设河西走廊经济区战略意义十分重大。要充分发挥其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优势,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尤其是生态价值齐抓共进,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为本、人文历史为魂、戈壁绿洲为韵的乡村旅游,推进乡村观光旅游向乡村休闲度假和生活体验转型升级,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农文旅一体化旅游品牌。

戈壁生态农业旅游是河西走廊乡村旅游发展的龙头和重中之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要积极响应甘肃省建设河西走廊戈壁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的战略部署,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一是要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瞄准高效节水绿色发展方向,探索利用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积极培育不占耕地、高效节水、绿色健康的戈壁生态现代农业。通过建设戈壁生态日光温室基地和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示范区等方式,壮大提升高效蔬菜、现代种业、草食畜、特色林果等优势产业,将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成为河西走廊戈壁生态农业旅游的重要载体。

二是要积极开发生态农业观光体验旅游产品。以良田、特色蔬菜、花卉苗木、乡村农舍、溪流河岸、园艺场地、产业化农业园区、特种养殖业基地等自然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通过让旅游者参与农业活动、采摘瓜果蔬菜、认领农畜产品等体验乡村生活的质朴淡雅,体验耕种收获的喜悦,实现一种“房归你住,田归你种,牛归你放,鱼归你养,帮你乡村安个家”的整体体验方式,打造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戈壁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品牌。

三是要大力开发研修型旅游产品。充分发挥河西走廊作为我国特色农业、新能源、冶金工业重要基地的优势,以研学求知的旅游者为对象,通过建设农业科技馆、自然教室、绿色学校等多种展示平台,以乡村留学、参观考察、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特色农业考察、新品种展示、农业知识学习、农业技术培训、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制作培训、民风与民俗体验等研修型乡村旅游活动,将河西走廊建设成为我国特色农业科普教育以及新能源、冶金工业知识普及的重要基地。

在戈壁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河西走廊乡村旅游的开发还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充分挖掘深厚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如石窟文化、长城文化、民族民俗文化、边塞军旅文化等,使文化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彰显河西走廊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级综合示范基地的重要地位。二是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打造乡村风貌与戈壁绿洲环境相协调的风貌景观,开发包括大地艺术观光、沙漠戈壁探险、户外徒步健身、森林草地休闲等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作者:王力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立足陇东南优美田园风光

深化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地处甘肃东南部的天水、陇南两市,扼陕甘川三省要冲,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也是甘肃最具宜人气候,秀美山水和旖旎田园风光的地区。两市广袤的乡村蕴藏着丰富的山水生态资源和一流的自然环境,加之其地域文化与休闲农业的互补性和优势叠加性,使陇东南地区已成为甘肃最具优势的“山水生态型”乡村旅游目的地。随着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诉求愈加强烈,天水、陇南的乡村将成为游客心中返朴归真的理想旅游境地,其乡村旅游业也成为地方政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全面构建陇东南“山水生态型”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需要强化以下“五抓”来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抓绿色品牌,做足乡村“田园风光”生态文章

拥有“陇上江南”美称的天水、陇南两市,最大的优势在于峰美、水秀、洞奇、植被茂密苍翠、飞泉流瀑遍布。无论是天水的麦积山还是陇南的鸡峰山,无论是天水的后川村还是陇南的花桥村,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田园景观是乡村生态观光、休闲养生旅游的重要引力源。当前陇东南乡村旅游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要立足和强化已有的绿色品牌建设,做足“田园风光”生态文章,引导乡村依托著名自然景区及古镇村落等,探索发展多种类型的旅游形态,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乡村,走个性化、品牌化发展方向,重点培育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乡村旅游示范村知名品牌,使其成为依托乡村旅游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精准扶贫的典范。

抓资源挖掘,深化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陇东南独特的地理区位形成了个性于甘肃、差异于周边、特色于全国的文化和社会旅游资源。天水素有“羲皇故里”之称,陇南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美誉。天水市的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秦文化、三国文化和石窟文化等底蕴深厚;陇南市地域文化个性鲜明,以西垂陵园为核心的先秦文化、以白马藏族为核心的民族风情、以乞巧文化为核心的民俗文化、以哈达铺为核心的红色文化等开发潜力巨大。两市还拥有丰富的茶叶、中药材、花椒、油橄榄和酒业等产业资源。陇东南地区要更加重视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深化特色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同时积极通过伏羲文化节、牡丹文化节、乞巧女儿节及乡村各类采摘节、美食节、民俗文化展演等节会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乡村旅游宣传营销,提高知名度,提升旅游形象。

抓业态创新,推动生态旅游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陇东南地区乡村旅游产品要打破以“农家乐”为主的旅游模式,准确把握消费需求升级的发展趋势,整合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资源,充分发挥乡土文化和旅游在要素、产业、市场层面的共性,探索开发旅游新业态,从多元化生态观光、体验化娱乐活动、精品化生态住宿、休闲化生态美食等方面打造多元生态体验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看得见、听得到、能品尝、可体验”的多元休闲业态聚集。因地制宜开发乡野民宿、田园康养、精品度假、乡土体验、创意农业、农耕研学、低空飞行、生态露营等新产品形态,促进农旅、文旅、林旅、水旅、工旅、体旅等融合发展,持续增强产业黏性和融合强度,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产业优化升级。

抓设施建设,营造高品质的乡村旅游生态环境

按照“乡村环境景区化”要求,陇东南地区要从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完善乡村旅游道路、环境卫生、旅游村停车、购物、娱乐、厕所、景点标识牌等设施建设,实现交通便利化、设施景观化、景观生态化。加强乡村环境景观的设计与布局,营造出能够体现当地文脉的标志性村貌景观,从建筑、街巷、尺度、色彩等多维度提升村落颜值,合理布置绿地、文化及健身设施,营造美丽乡村的生态宜居环境。

抓模式创新,突出区域乡村生态旅游联动发展

陇东南地区要充分利用乡野风光与田园景观优势, 通过板块化布局、区域化联动、差异化发展,探索乡村旅游经营模式,重点打造田园观光型、景区依托型、城镇辐射型、产业支撑型、乡村休闲养生型、农耕民俗体验型、红色文化带动型等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向特色化与主题化方向发展。同时引进专业合作社、股份公司等新型经营管理理念,探索“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等经营模式,引导村民、村集体、投资者等各方建立利益联盟,实现劳动力、资源、资本相结合,共同创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新格局。

(作者:杨阿莉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以新思路破解乡村旅游难题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综合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村三元共生,城乡双向互动互补互促的城乡融合发展体系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流形态。但乡村旅游的建设,却始终停留在一个以“乡愁”为索引、以乡村外壳为核心吸引力的朴素阶段。乡村旅游从业者的经营管理,也是相对较为粗放的。

以甘肃省为例,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业态还处于初级水平。乡村旅游的产品和边界,已远远不能满足城乡互动发展的需求。市场已经被消费升级养成的旅游消费水平所培养出来,但乡村旅游发展变革和产品更新却仍未破题。近郊是城市与乡村之间能量互动的高频区域。城市流向乡村的是生活方式与度假旅游转型升级的美好愿望,而乡村流向城市的,则应该是生产生活组织形式的差异化所带来的栖居吸引力。但是基于多种城乡双轨制的存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现阶段乡村旅游流量,还远未满足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内在动力。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可以试着将甘肃乡村旅游发展的形态作出以下梳理。即分为:1.城市依托型乡村旅游;2.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3.远程目的地型乡村旅游。这三种形态分别对应着高频次乡村休闲旅游,即满足城市人口乡村近郊短期休闲休憩需要的乡村旅游业态;景区顺访型乡村旅游,则是满足人们在景区旅游顺访所产生的旅游服务需求,如景区之外的旅游接待服务,涵盖餐饮住宿与娱乐休闲;另外一种,远程目的地型乡村旅游,则更适应当下城市人群对度假和体验感知的较高要求,依托离人口聚居地较远的,拥有生态、民俗及文化吸引力发展空间的乡村高品质原生魅力区域所发展而来的基于度假、栖居、康养和游学等需求的目的地型乡村旅游形态。

放眼甘肃,针对以上三种乡村旅游的基本面,我们应使用何种措施对其进行升级,使其更符合新时代下乡村旅游的现实需求,并满足城乡居民对彼此生活的向往,与之协调发展?这其中,解读新的国家政策与应用新的解题思路进行破题是关键。

一、城市依托、近郊休闲型乡村旅游:满足着城乡所有人口的最基本乡村旅游需求,流量最多,关注最多,旅游收入也最多。现阶段要做的主要是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和旅游服务理念的专业化升级。随着五部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的实施,其中对未来近郊区域的乡村旅游规划提出了更多具体和积极的要求。在人文层面,未来的乡村发展应更尊重“人”,即尊重村民本身的意见,村民意愿前置于规划本身。另外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将更专注地解决现有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靶向治疗乡村旅游发展的症结。大批量游客进入村庄进行文化旅游消费的同时,对乡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居环境、景观美化在本质上将会提升甘肃乡村旅游的基本面貌,也对乡村旅游本土从业者提供了发展思路和示范。同时在城乡互动能量最发达的区域,吸引更多的城市资本进入乡村,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部分。甘肃兰白城市圈、酒嘉一体、徽成一体、关天城市群等人口聚居区域,都是近郊休闲型乡村旅游更新换代的重要区域。消费人口多、从业人数多、资本流动多、城乡差异大,这些都是近郊乡村旅游发展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景区依托、顺访型乡村旅游:这类乡村旅游业态主要存在于甘肃省各大4A及5A级景区周边。这类乡村旅游在我省优质景区资源覆盖不均衡的前提下,分布同样不均衡。面临的问题则是发展建设与保护区红线之间的矛盾,整体配套较为低端,与甘肃旅游景区淡旺季的问题同步、乡村旅游活动与主题开发不明确,离开景区流量毫无竞争力等。针对以上问题,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融合景区发展总体规划、空间规划之下对外部旅游服务的定位,着重解决开发与保护矛盾,解决线路规划与景区间的交通可达问题,解决乡村旅游服务业态同质化与不均衡的状态。同时提供区别于A级景区标准化服务以外的设施、服务、项目以及产品。增补旅游淡季的节庆、农事活动,发展可以独立于景区外部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回到农业与乡村文化资源的朴素视角之下来审视乡村和景区的关系,而不是仅仅以景区配套服务来定位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在甘肃,这类乡村旅游往往伴生于具有绝对流量优势的景区周边。如敦煌地区的龙勒村、莫高镇,麦积山周边的乡村以及陇南阳坝镇、梅园村等都是典型的A级著名景区覆盖下的乡村旅游范例。这类乡村旅游如果可以更深层次地与景区IP融合,并独立发展出特色旅游形象,如度假、康养、研学、博物和活动参与等方向的乡村旅游业态,将会形成与旅游景区相互促进、互为体系的大景区形态,极具发展优势与潜力。

三、特定乡村旅游资源依托型乡村旅游:这类乡村旅游的分类适用范围较为广义,也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最具潜力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类型的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而是将乡村生活主题和农村土地资源作为发展的基本切入点,建立城乡之间土地交易使用的逻辑链,促使城市资本随着土地使用权易位而流向农村,带动乡村旅游发展。随着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出台,特别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的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落实,在符合甘肃省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之下、符合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之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随之而来的则是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被打通,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产权保护交易制度框架基本成型,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这套制度之下,乡村旅游发展与城市的支持互动才真正建立了有效平台,打破了城乡桎梏,城市人口终将自身参与到乡村理想家园的建设当中去,土地、生态、风物、民俗和物产都成了特有资源放入城市投资的货架。特别是对于甘肃广大农村而言,在那些产业、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都不占绝对优势的大多数“普通乡村”之中,也具有了新时代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要素:那就是以用地壁垒消解后的城市资本流入,助力乡村发展。这在全省范围内,对于具有乡村梦想的城市人来说,也是一个契机。所以,深入理解和执行以上政策,将农民利益与旅游发展并行思考,解决农民的身份与职业问题,必将使甘肃乡村旅游获得极大的发展。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