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牡丹花开脱贫路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任卫东 张 钦 侯韶婧 时间/2020-03-11 09:49:52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诗道出了牡丹花开,国色天香。

临洮紫斑牡丹在北京世园会上荣获多个奖项。

游客拍摄牡丹美景。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诗道出了牡丹花开,国色天香。

谁曾想到,在地气高冷、暑少寒多的大西北,在曾被称为“苦瘠甲于天下”的甘肃,牡丹不仅深深扎根在山屲屲、沟岔岔,而且独树一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富贵。

紫斑牡丹不一般

人间四月芳菲尽,陇原牡丹始盛开。陇原大地上的牡丹,有着秋菊、寒梅一样的风骨与品格。每到4月、5月,当洛阳牡丹、菏泽牡丹在“百般红紫斗芳菲”后“红消香残”,甘肃的紫斑牡丹却傲然绽放。

牡丹的沁香必自苦寒中来。甘肃牡丹开得虽迟,却自成一格,人称紫斑牡丹。

紫斑牡丹与中原牡丹、西南牡丹、江南牡丹,并称我国四大牡丹。顾名思义,她因花瓣上有独特的紫斑而闻名,又因花色不同,可细分为二三十个品种,其野生品种至今分布在甘肃南部的深山密林之中,其人工栽培品种的分布则更为广泛。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曾出土一对唐代灰陶罐,陶罐上的紫斑牡丹花纹清晰可见。其栽种历史之悠久,由此可见一斑。

紫斑牡丹,可不一般。它在牡丹家族中拥有众多的第一。它是长得最高、最修长的牡丹。洛阳牡丹、菏泽牡丹是草本植物,而紫斑牡丹是木本植物,可多年生。很多紫斑牡丹身材高挑,动辄2米高,有些高达3米多。

它是最长寿的牡丹,人工栽培的紫斑牡丹平均寿命可达80多岁。在貂蝉故里临洮县、在古河州临夏州,百岁牡丹也很常见。

紫斑牡丹分布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黄土高原上。从黄河之滨到长江源头,从繁华的大都市到静谧的小山村,随处可见紫斑牡丹。它是最耐寒、最耐旱的牡丹。它站得高、长得高,却雅俗共赏,是最有亲和力的牡丹,一点也不高冷。

引来天南海北赏花人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在甘肃,画紫斑牡丹、唱紫斑牡丹、写紫斑牡丹蔚然成风,其中不乏才华横溢的名士,更有引吭高歌的百姓。

国家一级美术师、甘肃籍知名画家莫建成画了一辈子各种各样的山水、花鸟工笔画,而他一生最为珍爱、挂在家中厅堂的画作,是一幅精美的工笔牡丹。而在“洮岷花儿”“河湟花儿”中,“牡丹令”是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词牌”。

“五月里么就到了着五月端阳(端午节),妹妹的白牡丹呀;要呀喝一个雄呀黄的酒(雄黄酒),像花儿一样的个酒呀。”至今,西北人仍保留着《诗经》的创作传统:赋、比、兴,触景生情、信手拈来,歌唱自己的相思与哀怨。

在大西北,紫斑牡丹之所以备受欢迎,是因为紫斑牡丹从来不孤芳自赏,自视为富贵的象征,如今更能帮助人们在脱贫攻坚中开创“甜蜜事业”。这两年,西北牡丹游初具规模。在临夏州,一个长达60公里的牡丹长廊吸引了天南海北的赏花人。在“貂蝉故里”临洮,百姓移栽各式各样的长寿紫斑牡丹,自建牡丹花坊,成为特色浓郁的花卉博览园。

临洮县曹家坪村牡丹园等私家牡丹园栽培历史悠久,牡丹园面积百余亩。每到花开时节,走进花园,移步换景,高高树上牡丹开,远近高低各不同。行走其中,人们可以领略牡丹花开遍山野,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情怀。

曹家的牡丹园是83岁的曹希望历经多年建成的。曹希望年轻时,家里穷得叮当响,但是他和众多临洮人一样,都有一颗深爱牡丹的心,并从牡丹中享受到别样的诗情,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即使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刻,他也遍走山洼,移栽来许许多多的野生紫斑牡丹。

“花样事业”助脱贫

曾经人养牡丹,如今牡丹养人。每逢花开时节,曹家尽是赏花人。如今的“花庄”曹家坪,人富景美,充满希望。

曹希望的孙子曹佰平,大量种植牡丹、芍药,开创了一番令人艳羡的“花样事业”。牡丹花美,但目前还无法制成大宗商品鲜切花。曹佰平却利用种植牡丹的经验,成功开发出了“小牡丹”——芍药的鲜切花产品。在招徕四方游客前来观赏牡丹的同时,盆栽小株牡丹和芍药鲜切花,正走出田野、花园,走进城市、楼宇、民居,令人沉醉,让人惊艳。

因为紫斑牡丹对西北的眷顾,“含英咀华”的脱贫产业也初具雏形。牡丹浑身是宝,根皮能入药做“丹皮”,紫斑牡丹也是很好的木本油料作物。此外,牡丹花蕊、花瓣、叶芽都可以做茶。在临夏州,“牡丹大王”何生宏开发出牡丹系列茶品和牡丹酒。其中,花蕊茶按克卖,每斤差不多可卖1万元。

文献记载,唐宋时期,“天下富庶,莫过陇右”。但到了清朝中叶,陇中已是“苦瘠甲天下”。如今,春风再次吹拂陇原大地。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阶段。从田垄地头到扶贫车间,一派忙碌。

这一切,就像紫斑牡丹,开花虽晚,但总有一天会盛开。人们的生活也像紫斑牡丹一样,越开越旺。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