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陇原书坛一翘楚——米文佐书学及其书法管窥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21-03-17 10:37:52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二〇二〇年九月,甘肃省委省政府第九批“优秀专家”评选揭晓,兰州城市学院张芝书法院米文佐教授以突出的书法系列研究成果获此殊荣,真是可喜可贺。他是甘肃省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书法工作者,也是获此殊荣最年轻的教授。

二〇二〇年九月,甘肃省委省政府第九批“优秀专家”评选揭晓,兰州城市学院张芝书法院米文佐教授以突出的书法系列研究成果获此殊荣,真是可喜可贺。他是甘肃省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书法工作者,也是获此殊荣最年轻的教授。

第一次关注文佐兄是在二〇一五年的初冬。当我拿到《中国书法》第十期时,习惯性地浏览目录时发现一篇《甘肃镇原民间书法教育调查》的文章,署名作者米文佐,工作单位兰州城市学院甘肃张芝书法院。我不由得暗自庆幸,甘肃书坛又多了一位会写文章的书法家。能够在《中国书法》这样顶级刊物发表文章更是不易。因此,我记住了“米文佐”这个名字。第二天,我又拿起这本杂志逐字阅读,“甘肃张芝书法院”吸引了我的眼球。依稀记得六月初许多媒体曾隆重报道过兰州城市学院成立张芝书法院的情况,我想米文佐大概是该院引进的书法高级人才吧!后来,陆续在《中国书法》及其他学术杂志看到文佐兄的文章,书法教育类偏多,也有书法美学方面的,这位仁兄厉害呀!我不由自主地感叹道。于是上网一搜,米文佐,甘肃宁县人,原来并非引进的人才,而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同是庆阳这片黄土哺育长大的书法人,我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二〇二〇年七月六日,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与文佐兄非常荣幸地当选为理事,从此,我们成为并肩奋进的“战友”,我对他的了解也逐渐增多。

文佐兄身材高挑,具有西北人的伟岸,面庞清俊,掩藏不住读书人的睿智,一双颇具神采的眸子透露出坚毅和灵气。庆阳宁县民风淳朴,古风犹存。傅玄、傅介子、公孙敖、梁慬、狄仁杰等历史.二〇〇六年,兰州师专更名为兰州城市学院,中文系升格为文史学院,文佐兄也顺利取得了兰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之后,他的研究不断向新的台阶迈进,特别是二〇一二年获得了甘肃省第一个国家教育部 “西北民族地区汉字规范书写与书法教育研究”人文社科项目,给了他巨大的鼓舞,文佐兄以此为契机,创建了西北第一家书法文化教育研究机构——甘肃书法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并任中心主任。二〇一四年九月教育部在中国美术学院举办“首届全国高校书法教师高级研究班”,文佐兄作为学员受到了沈浩、白砥、韩天雍、沈乐平等教授的指导,系统地接受了“国美”书法训练体系的炙烤。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由沙孟海先生与潘天寿等人在1963年发起,秉承“重视基础、重视传统、重视学问”的专业发展思路。文佐兄没有陈规陋习的束缚,对“国美”的学习方法接受很快,他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除了完成老师规定的课程,每天还给自己加课,临帖、读书、参观、看展,赴绍兴兰亭书法学院、西泠印社寻经问道。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对文佐兄触动很大,回校后,他积极准备论证材料,通过多方面努力,于二〇一五年六月在兰州城市学院创建了甘肃张芝书法院。由于文佐兄的刻苦努力,他利用短暂的三年时间先后拿到了兰州市书协、甘肃省书协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资格,这在甘肃书坛也算一个奇迹。二〇一八年六月他又获得了国家社科项目“西北古代书法教育史料整理与研究”,实现了甘肃书法史又一个零的突破。二〇一八年十月被学校破格晋聘为教授一级岗位。二〇一九年以教授的身份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杨锁强教授门下,攻读书法博士学位,同时被张改琴高研班接收为学员,受到张改琴、翟万益、马国俊、刘颜涛、陈海良、李国胜等名家的指点。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六日,受兰州大学邀请,在兰州大学闻韶楼美术馆举办了“书乡磨剑”米文佐书法展,取得了极大成功。并数十次被邀请参加展览及学术论坛,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书乡磨剑”是文佐兄的微信名,有“十年磨一剑,立志终成才”之意,他特别喜欢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并以“三境斋”作为自己的斋号,激励自己不断前行。他志向高远,品行高洁,不追时风,不慕虚名,与古为徒。行书学米芾、二王,楷书学钟繇、“二王”,隶书学《张迁碑》《石门颂》,且能将二者融会贯通,篆书于金文、石鼓等下功尤勤。启功《学书札记》有云:“学书所以宜临古碑帖,而不宜学时人者,以碑帖距我远。古代之纸笔、及其运用之法,具有不同。学之不能及,乃各有自家设法了事处,于此遂成另一面目。名家之书,皆古人妙处与自家病处相结合之产物耳。”文佐兄临池取法,正应了先生之言。中国文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了真草隶篆行五种形态,每种形态由于呈现的载体不同,书写的工具不同,书写者的审美不同,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不一样的。文佐兄五体交叉练习,能够完整地体验毛笔之特性,汉字之构造规律和书写技法,这种博取对其日后书风的形成会有很大的好处,也是医“俗”的灵丹妙药。

《诗经》有“豳风”七篇,宁县古属豳地,在北魏时称豳州。文佐兄骨子里有古风之遗韵。他喜欢将商周钟鼎拓片等古典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或对拓片铭文再次书写,或书二至四字吉语于其上,以行书或小楷长跋以补白。或将瓦当、汉砖之铭文用朱砂或焦墨拓之,在于空白处题跋,将艺术性与学术性有机结合。其作品章法空灵,虚实相生,大小相间,动静相宜,可以将读者的思绪引入悠远的上古时代,遥想古人论道、品茗状态,这是其独特之处。也许,这种形式构成的作品更适合现代人的怀旧情结。《书谱》在分析王羲之书写时情感的表达“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参。”我手写我心,观文佐兄的作品,节律顿挫有序,线条饱满圆润,表现的是一种内心的平和、静穆,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卡拉ok的激情,有的是惠风和畅、举杯吟唱的觞咏,表现了一种高士的旷达情怀。

文佐兄亦勤奋、严谨,多沉浸在书乡之中,或读或临或写或画,不亦乐乎。看到他分享的作品,我常常会陷入沉思。文佐兄的 “横空出世”颠覆了当今书坛惯性的学习方法。“技进乎道”。绝大多数书法人走的都是先“技”后“道”的路子,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学习书法大半生,尚未进入书法之门厅,未得 “技法”之三味,更沾不上“道”了。文佐兄不同,文学在先,学养在前,具备了一定的书法审美之后再接受专业的训练模式,艺文兼修,双向掘进,顺利完成了从文学向书法的成功转型,短短的几年时间,主持完成省级课题6项,主持书法类国家级课题2项,在《中国书法》、《电化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报业》等学术期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其创作作品入选首届敦煌国际书法展,院派经典——当代全国美术书法大展创作三等奖等,首届“故乡情”全国书画印大赛书法组银奖,甘肃省书法最高奖“张芝”二等奖,甘肃省科教文卫系统书法大赛二等奖等30余项,其研究成果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青年成才奖,教学成果奖等20余项。最近又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选为“优秀专家”,被聘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并被多所学校聘为书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其撰写的诗歌、散文、随笔也为数不少。这样具有丰硕研究成果年轻的书法教授,在全国并不多见,在西部地区显得更加突出。

记得与唐山师范学院张学鹏教授谈及书法本科招生的问题,他说书法艺考学生文学素养、文化积淀普遍较弱,发展空间不大,他们在中文系选招书法特长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学习,将来考取书法方向研究生,结果是大不一样的。书法首先要有文化知识的积淀,全国许多书法硕士、博士都是跨专业招收的,就是这个道理。文佐兄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正是他深厚的文学专业的积淀,为期书法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做好了铺垫。当代书法工作者擅长书写,而疏于作文、创作者多,研究者少,而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双桨并举者更是少之又少。书法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要有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与带动。回顾书法史,推动一个时代书法前进的代表人物都是学识非常丰富,才华过人,写作能力超强的人。大家熟知的王羲之、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现当代的沙孟海、林散之、启功、沈鹏等等。甘肃书法人口众多,在全国算得上是书法大省,但是在书法研究方面相对薄弱,这也是甘肃当代书法缺少大家、名家的原因之一。文佐兄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异军突起,犹如一批脱缰的骏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激荡着沉睡的大地,他的意义不限于其本身,而在于整个甘肃,尤其是其老家庆阳,因为他是第一个庆阳籍的书法专业博士生、书法教授,书法学科优秀专家。

书法的铸魂育人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在书写上,研究书法文化、书法美学以及书法家的成长个案,都会给让人以启示和教育。在强化美育工作的今天,加强书法工作者的整体文化素养,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国学与修养”研修班已经做出了表率。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可学习者众矣,文佐兄就是典型的个案。天道酬勤,力耕不欺,愿文佐兄书乡磨剑,历久弥新,其剑更加锋利,在三境界的指引下能够有更高的境界。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