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美善河口”靓如画 下足“绣花功夫” 绘就诗意田园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21-08-10 11:31:26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嘉峪关市文殊镇河口村因位居讨赖河峡谷出口处得名,近年来,河口村依托地理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以打造城市“后花园”、市民的“菜篮子”、居民的“休闲地”为目标,围绕“乐游双泉、诗意田园、孝善河口”三大主题,培育形成了红色民俗博物馆、“文殊优品”直播间、双泉故事馆、孝老饭庄等特色发展主体.

美善河口”靓如画

——嘉峪关市文殊镇河口村发展纪实

嘉峪关市文殊镇河口村因位居讨赖河峡谷出口处得名,近年来,河口村依托地理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以打造城市“后花园”、市民的“菜篮子”、居民的“休闲地”为目标,围绕“乐游双泉、诗意田园、孝善河口”三大主题,培育形成了红色民俗博物馆、“文殊优品”直播间、双泉故事馆、孝老饭庄等特色发展主体,着力讲好河口故事,驱动形成“美善河口”靓丽名片。

培育“乐游双泉” 留住美丽乡愁

打造美丽乡村新风景是河口村一直以来的目标。按照“做大河口、做强恒翔、打造一条街、培育插花户”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把乡村旅游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投资400万元实施双泉农家山庄提升改造,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200万元,全力打造总长2公里、辐射全村的乡村旅游一条街,建成景观大门、30亩花海和芮宁广场,改造提升沿途景观,优化了环境,提升了品位。

开拓乡村旅游新业态,搭建信息交流、品牌营销、发展互助“三大平台”,实现了乡村旅游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发展,全力推动休闲农业规范化运作、市场化发展。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乡村旅游定位,开发乡野民宿、田园康养、精品度假、乡土体验、农耕研学等新产品形态,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同时,积极擦亮乡村旅游新名片,坚持对标一流找差距、对标典型明思路、对标模范找办法,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催生出了“节会旅游”“周末经济”“网络直播”等经济增收新模式。全村旅游主体年均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销售额1200余万元,乡村游已经成为助力村级经济繁荣、农民致富增收、乡村美化的有效手段。

下足“绣花功夫” 绘就诗意田园

河口村以“村庄清洁、风貌秀美”为目标,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口,扎实开展农村“风貌革命”行动,全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围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标,开展“基础便民”活动,把农村“改厨改厕”工作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广大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以“四旁绿化”工程为契机,开展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工程。积极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村道以及农田、菜园周边见缝插绿,提高绿化率,打造房在树中、村在绿中的绿化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颜值”“气质”显著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以“美丽庭院”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先后对五组、六组、七组墙面进行统一粉刷,并邀请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统一题写书法、绘制文化墙,营造书香氛围,真正把河口打造为城市的后花园、乡村旅游的首选地,诗意河口、田园河口逐渐形成。

打造“孝善河口” 扮靓幸福底色

以自治“激发活力”是河口村发展的特色之路。整合资源、多方联动,深化“五治”融合,打造“一堂一馆一场一庄一站一中心”(孝善堂、乡村记忆馆、文化广场、孝老饭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健全“五会一规”治理体系,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充分发挥“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撬动作用,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有效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敬老爱亲、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以德治“春风化雨”。先行先试建成了全市首家“孝老饭庄”,推行子女供养、财政扶持、村委会配套、社会捐助的运行模式,建成集用餐、休息、康养、娱乐为一体的实用型养老服务中心,全力打造老年人的精神家园。“孝老饭庄”的打造建设,开启了全省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范围内宣传推广。

以典型培育新风,积极发挥先进典型的时代引领作用,在弘扬时代新风上着力打好“身边典型培育牌”“身边典型宣传牌”“身边典型激励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常态化开展“三好一户”评选活动,推动全村形成孝老爱亲、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