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山水金城绘新卷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21-08-27 14:41:26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州,在这里夸赞“黄河之滨也很美”,将黄河生态修复与保护提升为国家战略,指出城市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

黄河两岸风景如画。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田蹊 摄

初秋的金城兰州,温润的空气中散发着沁人的瓜果芬芳。

站在黄河风情线上,眼前大河奔流,两岸绿意葱茏。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州,在这里夸赞“黄河之滨也很美”,将黄河生态修复与保护提升为国家战略,指出城市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

两年来,430万兰州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一针一线编织“精致兰州”,推动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黄河两岸到南北两山,一幅全新的山水画卷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大河奔流 擘画生态保护新画卷

兰州,全国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

母亲河从西固达川入境,蜿蜒150余公里,出榆中青城古镇,一路奔流向东,赋予了这座城市“两山夹一河”的壮美景观。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与全国许多城市一样,兰州也经历了“建设-污染-治理”的阶段。许多兰州人的脑海中,依然清晰地记着几十年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黄河的现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兰州对黄河的保护力度也不断加大,曾经的污染源被关停关闭,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黄河水质逐年提高。

新发展阶段,要有新的作为。

“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指明了方向。

对兰州市生态环境局水科科长马晓英来说,过去的两年,是她工作以来最为忙碌的两年,也是过得最充实的两年。

“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辖区省考、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其中,什川桥断面、湟水断面水质分别达到二类、三类,高于国家确定的三类、四类水质考核目标要求。”马晓英说。

河流水环境好坏,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

为实现黄河保护工作的智慧化、智能化,兰州市对环保监测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全市52家重点企业全部纳入了环保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各企业重点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实时监测。

同时,按照治理坏水、保护好水思路,兰州完成了一系列保护工程和流域治理项目。与青海省的海东、西宁等上下游城市形成流域协同作战的局面,有力保障了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河水变清,风景更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百里黄河风情线已成为兰州城市最亮丽的“名片”和休闲旅游的好去处。“黄河之滨也很美”,极大地激发了兰州人民的发展信心与自豪感。

两年间,兰州按照“大组团、大色块、成规模”和“一园一主题”的理念,对沿河10个主题公园进行了改造提升,打造出兰州马拉松公园马鞭草紫色花海等特色滨河花海景观,形成多个“网红打卡地”。

山景也在变。“以前,我们的任务是让南北两山绿起来,这两年已经转为让两山美起来,使市民、游客能够享受两山之美。”在连接九州与罗锅沟的罗九公路上,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副指挥任智斌说。

新中国成立之初,兰州的生态环境极为恶劣。按老兰州人的说法,南北两山上有几棵树,用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为使南北两山披上绿色,一代又一代的兰州人久久为功,付出了巨大努力。作为当年绿化北山时修建的林区便道,罗九公路见证了两山的变迁。短短两年间,这段7.9公里的公路已建成了9处不同主题的小游园。

“道路被全面硬化,沿线绿化、设施都越来越好,我几乎每天都和朋友沿着滨河路一路骑上山,既锻炼了身体,呼吸了新鲜空气,还欣赏了风景。”市民郭成赞不绝口。

青山绿水为这座城市绘上新的底色,坚固的河防工程则守护着城市的安全。

在国家和省上支持下,兰州实施了黄河干流防洪治理工程。几年来,全市共新建堤防12.3公里,维修加固堤防40.4公里,城市段实现了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目标。

“这一段以前都是自然河道、土堤防,历史上的水漫十八滩,说的就是这个地方。现在随着河堤等级的提升,抵御洪水的能力更强了。”站在新修筑的雁白黄河大桥以东的新河堤上,兰州市黄河河道管理站站长陈孝伟说。

创新驱动 加速城市高质量发展

2014年,兰州真空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所重组成为其子公司时,马东来意识到,这家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企业将迎来新生。

兰州真空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1965年建成的兰州曙光机械厂,是共和国真空设备的开拓者。在被重组前,企业遇到了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重组后,公司研发能力大幅增强,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产值连续两年翻番,今年有望达到6亿元。”在企业厂区,已是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的马东来信心十足。

兰州真空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的变化,是兰州工业努力转型升级的缩影。

“一五”时期,国家在兰州布局建设了一大批工业项目,奠定了兰州的工业基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企业无法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占全市经济比重持续下降。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州后,兰州市把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作为发展目标,提出构建“四梁八柱”工业产业新发展格局,打造四大千亿支柱产业集群和八个百亿优势产业链条,重振“兰州制造”。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兰州倚重创新驱动。

“我们在能够生产适用于陆地、沙漠、海上等环境的设备基础上,这两年又成功研发了水下3000米多相流量计。”说起创新,海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和晓登颇为自豪。

凭借着多年对多相计量设备的深耕,海默科技已成为国际领先的油田多相计量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是国家认定的多相计量设备制造“单项冠军”。

水下计量设备耐压、耐腐蚀,科技含量高,产品售价达到普通设备的10倍,对海默科技未来发展影响深远。更重要的是,这一产品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解决了我国海下石油钻采计量设备长期受制于欧美的卡脖子问题。

“哪怕是一个价值400元的专用垫片,向国外公司采购,人家也不卖给我们,只能靠自己的科研队伍一次次反复研发。”对于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海默科技办公室主任吴曼丽深有感触。

工业企业竞争力与附加值不断提高的背后,是兰州市不断加码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2019年,当公司免费入驻兰州高新区定连园区时,甘肃百草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恢便再也不为每年高额的房租而担忧,轻装上阵,扎进了陇原艾叶的种植与产品研发当中。

“经过努力,我们已攻克了在高海拔地区种植、选育优质艾叶的技术瓶颈,培育出了有效成分超出1953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几倍的陇原艾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走向了日本、韩国、东南亚、北美等国家和地区。”赵恢说。

重塑科技管理体制、出台政策支撑体系、创建科技创新平台……兰州科技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一个个兰州科技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不断涌现在黄河两岸。

“要增强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就要以创新精神开展科技工作。”兰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柠说。

数据显示,过去的两年间,兰州市共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各类扶持资金2.3亿元,为企业扣除研发费用及减免技术转让等税费11.4亿元,通过各类方式引进高端人才2000多人。

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5家,占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四成,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8%和60.4%。

科技助力,创新驱动。

2020年,兰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了2.25%,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增速达到22%,创近10年历史新高,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人民至上 以行动赢得群众好口碑

2020年,搬进村里建的宽敞明亮的安置楼时,66岁的城关区范家湾村社区居民侯建花,连续几天高兴得合不拢嘴。

位于兰州市城关区拱星墩街道的范家湾村社区,曾经是兰州主城区以东的城郊农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范家湾村逐渐由农村地区演变为城市社区,村民变成了城市居民。

但长期以来,范家湾村社区的居民大多仍住在自建的小板楼里。屋内厕所半水半旱,门口道路泥泞不堪、污水横流。

直至几年前,范家湾村被纳入兰州市棚户区改造范围,范家湾村社区居民陆续告别“城中村”,搬进了安置楼。

“住进这么好的新房子,幸福得很,还是党的政策好!”侯建花说。

侯建花道出了兰州市民的心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兰州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把提升人民群众的满足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行动指南。

“多亏了社区的干部,今年冬天就不愁暖气不热了。”说起不久前启动的供热管网分户计量改造工程,城关区广武门街道立功巷社区立功小区居民王艳竖起了大拇指。

立功小区原是“三不管”老旧楼院。这两年,在街道和社区干部的多方协调下,小区完成了老旧楼院改造,但困扰群众的冬季供暖问题一直没有着落。

“管网老化了,热度也不均衡,许多居民认为供热站不好好供暖,就欠着暖气费不交。而供热站收不全暖气费,便推迟供暖时间。双方矛盾越来越激化。”立功巷社区党委书记李静玉说。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近期,立功巷社区先后召集两次居民大会,征求居民对自筹资金进行供热管网分户计量改造工程的看法。最终,立功小区供热管网分户计量改造工程宣告启动。

8月初的一天,王艳与几名居民来到立功巷社区办公室,将一面锦旗送到了社区干部的手中。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