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第十七届深圳文博会成功举办 甘肃馆竞放丝路文化异彩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程健 时间/2021-09-28 10:16:33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贸促会、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联合主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轮值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于9月23日至2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为期5天。

1000 (1)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贸促会、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联合主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轮值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于9月23日至2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为期5天。

本届文博会围绕新时期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整体迁移至新场馆举办为契机,加快推进展会规模、办展模式、品牌质量全面升级,充分展现“新时代、新文博、新会展,新内容,新成效”,办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尤其是办展形式和展会规模实现新突破,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成果集中展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六大展馆 10余万件文化产品参展

本届文博会首次尝试线上线下结合办展,线下设置6个展馆,共12万平方米,较第十五届增加1.5万平方米。云上文博会平台通过模拟线下场景,将六个展馆展览内容在线上进行同步展示,并增设互联网馆和“一带一路”·国际馆。

其中,主会场共有2468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比第十五届增加156家。另有868家机构和企业线上参展。实现了连续十二次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其中,福建省通过线上参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亲临文博会主展馆视察,充分肯定了文博会所取得的成绩及其促进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本届文博会共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0万件,近4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另外,还设置了67个分会场,共策划各类活动500多项,主会场、分会场、各相关活动点总参与人次205.04万。

会展期间,共有384家境内外媒体1150名记者参与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省、市主要媒体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甘肃网等网络媒体刊播文博会报道2000余篇(条)、发布新媒体作品13000余篇(条)。

特色鲜明 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会展上,各主办部委和各省区市政府组团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主题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展览展示活动。其中,甘肃展馆以甘肃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底蕴,以“交响丝路 如意甘肃”为主题,围绕敦煌文化、长城文化、长征文化、黄河文化四大主题文化展陈,重点展现甘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视察甘肃以来的发展成果。

值得一提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次会展中大放异彩,极大地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其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等近120种图书与文创,涵盖影印古籍、民国稀见文献、经典名著等文化普及类读物,营造了墨色书香、经典再现的展区氛围。中丝园分会场举办的“国风雅韵”2021中丝园汉服文化节,通过汉服展览、汉服走秀、汉舞演出、国风市集等多种形式,让群众体验汉服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展现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新气象。

红色文化、地方特色、数字文创等,各类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展示,让群众无不惊叹各个文化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截止文博会结束,现场签约8个重点项目,涉及投资总额近32亿元。近800件重量级拍品,总成交达4.02亿元。

亮点纷呈 充分彰显高端引领作用

文博会期间,主办部委、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和承办单位精心策划举办重磅信息发布、论坛、招商大会、艺术品拍卖等若干重大配套活动,探讨时代前沿课题,探索行业发展方向,促成项目交易合作,充分彰显文博会作为产业发展领航器和风向标的高端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文博会的厚实度和影响力。

第十三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继续在文博会期间发布,为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首次主办的2021广电视听产业高峰论坛,围绕加快推动文化科技融合赋能大视听产业、壮大视听新经济、推动视听文创产业发展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总结经验,交流思想,为推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创新性发展聚智赋能。

中国贸促会主办的2021中国文化贸易发展论坛广邀中外产学研各界代表逾百人出席,围绕“双循环”格局下文化贸易发展新路径这一主题,深入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文化贸易应对策略、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务实推进“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合作等议题,为新时期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进行投资合作贡献诸多有益思路。

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办的首届文化产业招商大会为全国各地搭建文化产业招商推介和投融资服务的新载体,进一步发挥文博会在促成文化产业要素资源合理流动,促成优质文化产业项目合理优化布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