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特稿】路易·艾黎 传承百年“工匠精神”

来源/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作者/ 时间/2022-06-28 11:44:54

原标题:路易·艾黎传承百年“工匠精神”

路易·艾黎亲友团为其雕像献花。记者 魏娟/摄

路易·艾黎

路易·艾黎给学生讲内燃机。

路易·艾黎与培黎学校成员。

今年,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甘肃省“荣誉公民”路易·艾黎诞辰120周年、来华工作90周年、逝世30周年。

他提出“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工业发展和教育理念,与如今所倡导的“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共通的精神永远不会改变。

1、海内外共忆百年情

4月20日,从万里之外赶来的路易·艾黎的亲友团一行停留在兰州城市学院培黎校区,在路易·艾黎雕像前,献上了一朵朵绽放的菊花。

今年,是路易·艾黎诞辰120周年、来华工作90周年、逝世30周年。兰州城市学院为此举办了隆重的纪念大会,邀请海内外200余人来到兰州,共同缅怀路易·艾黎先生,传承和弘扬他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

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向大会致函,他说,今年在中国和新西兰均开展了纪念路易·艾黎诞辰120周年和来华工作90周年的活动,两国将继续开展合作,进一步加强联系。

路易·艾黎的侄子莫里斯·艾黎回忆了许多关于叔叔的往事。1897年,路易·艾黎出生于新西兰基督城斯普林菲尔德小镇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19岁时,他走进军营,在战场上和由山东农民组成的劳工军团一起参加了在比利时伊普尔阻击德军的战役。

回到家乡后,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吸引了路易·艾黎,他经常从各类报纸上看到中国的消息。1927年,路易·艾黎乘坐轮船抵达上海,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在中国期间,路易·艾黎目睹了各地的现状,为增强中国抗战的经济实力,他将逃到后方的难民组织起来进行生产,推动建设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前,路易·艾黎组织把武汉64家企业搬到了宝鸡。

1940年,路易·艾黎在陕西省双石铺(今陕西凤县)创办了一所工业合作社培训学校,他将学校命名为“培黎工艺学校”。选用“培黎”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美国主张这种培训办法的约瑟夫·贝利而取的谐音,另一层是取用“为黎明而培训”的意思。

1944年日军连续攻陷郑州、洛阳,宝鸡及附近的双石铺危在旦夕。路易·艾黎决定把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的人员、设备全部搬迁至山丹。

2、工匠精神在“培黎”

在山丹,路易·艾黎创建了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度过了难忘的10年,也是他人生历程上付出心血和汗水最多的10年。

1944年12月,路易·艾黎和好友乔治·何克带着60多个学生和27个工人,用马拉大车携带学校设备一路走走停停,经过近一个月的跋涉才到山丹县。

在山丹,路易·艾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办学方针,学校缺什么就办什么。他们用当地戈壁滩上的芨芨草作原料,办了一个造纸厂。之后又办了皮革组、玻璃组、陶瓷组、煤窑组、机械组、电器组、化工组、地质测量组。学校由学生自行管理,按年龄区分,高班带低班,大的照顾小的,民主气氛非常浓厚。

渐渐地,附近来上学的孩子们越来越多,路易·艾黎租了20亩地,成立农业组,让学生们在种地中学习,还实施了灌溉引水浇地。同时建起作坊、小型糖厂,生产出来的东西山丹的老百姓都能用上。

学校建了锅炉,用蒸气发电。学校通电的那天晚上,山丹城里的老百姓都来看,一辈子照油灯过来的老乡们都惊呆了。1950年山丹县政府才通上照明电,也是培黎学校供给的。

1949年下半年,西北军阀马步芳的1000多名士兵驻扎在学校周围,计划在撤离之前炸毁学校。为防止他们抢走车辆,路易·艾黎组织师生把汽车拆掉藏起来,把汽油埋藏在矿井中。

不久之后,解放军从青海经扁都口开过来,山丹解放了。路易·艾黎又组织师生把汽车连夜重新装好,派出14辆卡车和运输组的全体同学去支援解放玉门和大马营。

解放军的伤员被送到学校医院进行治疗,学校还将缝制好的500套皮大衣送给解放军。时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彭德怀邀请路易·艾黎到酒泉会面,对他创办培黎学校的业绩给予了很高评价。

在山丹,学校一度发展到近600人的规模,设有近20个供学生实习的生产组,实行半工半读、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针,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学校为甘肃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当年玉门油田的许多工人就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

1952年,学校被移交给西北石油管理局,东迁兰州,更名为培黎石油学校,路易·艾黎一直任名誉校长。1987年4月,在纪念路易·艾黎来华60周年之际,新的山丹培黎学校正式开学,艾黎、马海德、习仲勋担任名誉校长。

路易·艾黎把现代文明带到了山丹,第一台榨油机、第一辆自行车、第一个玻璃厂、第一个发电机……山丹的工业基础是培黎学校开办工厂奠定的基础,农业也因为工业化的介入而有了不同的发展,山丹马场30万亩油菜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连片油菜种植基地。如今,路易·艾黎是山丹的文化符号,是培黎精神的支点。

1987年,他在北京逝世后,骨灰一半撒在山丹培黎学校原来的农场四坝滩,一半安放在山丹的墓地里。

3、教育理念新继承

进入新世纪,培黎石油学校并入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后更名为兰州城市学院。

兰州城市学院以路易·艾黎倡导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为校训,并对这一校训提出了具体的解释:其内涵一是强化实践,能够应用知识,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动手能力;二是注重理论,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三是勇于创造,敢为人先,提出并分析解决问题;四是勤于思考,善于从表象入手,深入发掘事物的内涵与本质。

“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既是路易·艾黎教育思想的结晶,也是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至理名言。

路易·艾黎和他的学生们,在那个年代,诠释了“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工匠精神”,代表着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用现在的流行语来形容:这是一种气质,产生于每一个专注、认真、坚定的人身上。

作为路易·艾黎事业和精神的继承人,兰州城市学院鼓励全校师生善于动手,乐于分析,敢于创造,勇于实践,努力将其发扬光大,使其在新的时期呈现出新的生命力,绽放新的光芒。

兰州城市学院培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同长虹说,路易·艾黎的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而璀璨的精神财富,我们作为老先生教育事业的后继者,如何继承和发扬他的教育思想,领会精髓,发扬光大,是我们的梦想和责任。

同长虹介绍,在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教学中大胆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将理论教学改为教学与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相结合。在老师的带领下,师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并亲手制作了大量的机构演示模型,包括凸轮机构模型、抽油机模型、轴承拆装拉力器机构、牛头刨床机构等模型。

利用它们教学,既形象逼真,又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习课程的兴趣,大大地增进了理论教学的效果。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传授学生创新设计技法,使学生树立“人人是创新之人,处处是创新之地”的思想。

有同学结合家里采摘花椒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出了“一种采摘花椒的采摘器”;有些学生根据公交车投币箱中纸硬币混杂难以清点的问题,设计了“投币箱纸硬币分离清点计数自动化装置”;还有的学生根据电线杆的小广告难以清除的问题设计并制作了“清除小广告的机器人”。

学生们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各类大赛,在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等赛事中获得各种奖励30余项,学生获得发明专利等成果近10件。

学院还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组织了“艾创空间”(艾是爱的同音,又是老校长艾黎的“艾”,有弘扬“创造分析、手脑并用”精神之意)、“机械创新设计协会”、“机器人爱好者协会”等学生组织,旨在通过这些社团的活动,组织创新实践,锻炼学生创造分析能力。

记者 魏娟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