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六盘山下民间花儿歌手五朵梅:改变王洛宾一生命运的人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李依依 时间/2016-04-11 11:11:14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王洛宾被五朵梅的花儿震撼了。这首凄楚苍凉的花儿,让王洛宾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情感、意境再加上五朵梅动人的歌喉,给了他一种全新的感觉。

1937年,王洛宾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这是他第一次穿上军装,参加了由著名作家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并随团出入枪林弹雨。在这个时期的战斗生活中,王洛宾还创作了《洗衣歌》、《老乡上战场》、《风陵渡的歌声》等歌曲。

1937年4月,在兰州《战号》杂志任编辑的上海作家白危给塞克和王洛宾来了信,邀请他们一起去兰州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于是塞克、王洛宾、洛珊及舞台灯光师朱星南,准备四人一起去兰州,但又苦于没有足够的路费。萧军听说后当即告诉他们说,新疆督办盛世才向延安发出请求,请求延安多派一些文化人到新疆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萧军还补充说明道,早年在东北被日本侵略军击溃的抗日义勇军,有不少将士在被迫退入原苏联境内后又折入了新疆。这其中的一些人他认识。

他建议,倒还莫如去真正大后方的新疆更为合适。至于路费,“好办!”萧军说,他刚刚在设在西安的生活书店分部结算了100多元钱的《八月的乡村》的版税,这些钱足够一行五人花费的了。于是,1938年4月19日,在甘肃第二区督察专员胡公冕为之开具通行证后,一行人上了路。九天后,他们抵达兰州。萧军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探问去新疆的消息。不料,他被告知:盛世才拒绝他们进疆。事后得知,盛世才向延安的提议,只不过是装饰一下他“联共”的门面而已。由于萧军、塞克的面目过于“左”,且萧军一直和国民党当局对抗,早有耳闻的盛世才便拒绝了他们去新疆从事抗日救亡宣传的要求。

在兰州,他们住进了位于炭市街49号的白危好友王德谦家中。在王家后园住着房东柴若愚老先生一家。担任兰州民众教育馆馆长的柴若愚,听说王家来了几位知名作家、艺术家,便命女儿柴木兰前往邀请各位到民众教育馆工作,吃住也包了。除萧军外,其余四人欣然前往。不久,塞克、朱星南经西安去了延安,萧军与王德谦胞妹王德芬相恋成婚后去了成都。白危则随新安旅行团去了全国各地做抗日救亡宣传演出。而王洛宾洛珊夫妇经兰州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谢觉哉介绍,参加了西北抗战剧团,在甘肃各地宣传演出。这一段时间,也是王洛宾创作甚丰的季节。

如按时间推算,王洛宾一行从西安到兰州走了9天时间,那么经过六盘山时应该是4月24日左右。

六盘山,地处祖国大西北的宁夏泾源县境内,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角交汇之中心,为西北交通之枢纽。这里的人民借六盘气势,依泾河源头,造黄土深厚,假天日温和,育人杰地灵,创文化灿烂。在六盘山脚下有一个叫和尚铺的小村庄里,一个叫五朵梅的女人,开了一家不小的客栈,她的客栈里客人总是满满的。赶骆驼的、吆车的、做生意的、过往教书的、到西北出差办公事的,都在她这里歇脚。五朵梅热情好客,干净麻利,善于周旋,很得人缘,把客栈办得红红火火。

1938年4月24日左右,为了开展大西北的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以文艺为武器进行宣传鼓动,唤醒民众抗日救国,支援前线。24岁的王洛宾和作家萧军、戏剧家塞克、舞台灯光师朱星南、妻子洛珊一行五人准备到新疆开展工作。正在前往兰州的途中,虽说是四月下旬,但在海拔二千九百多米的六盘山,这个季节乍暖还寒,路遇雨雪天气,他们就歇息在六盘山下的和尚铺——五朵梅的客栈里。

在客栈,王洛宾听到了五朵梅唱的花儿。他感到五朵梅唱出的花儿亲切、生动、优美,而又热烈忧伤,直抒胸臆,是赤裸裸的爱情诗,直往人心里钻,同时又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好记,便于传唱。歌中不乏风趣、幽默、诙谐、夸张的特色,以比兴的手法塑造形象,以小见大,寓意深长,如同中国画的白描,寥寥数笔就把一个形象树立了起来。一首短小的六盘山花儿,经五朵梅唱出来就如神来之笔的拔动,面目一新,熠熠生辉。余音袅袅,百听不厌。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受过专业教育,特别是学过声乐的王洛宾最清楚这一特点。五朵梅演唱的花儿旋律都很优美、动听、流畅,结构严谨、细腻,风格新颖独特而具有六盘山地域特色。

花儿在王洛宾的脑海回荡着,久久挥之不去。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六盘山花儿,也是王洛宾听后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一个漫漫长夜。

第二天,当客栈的客人们陆续离开客栈,五朵梅站在自己的小客栈旁,看着为了生活而不得不离乡背井的人们,他们背着行李沿着这条荒路,怀着改变命运、改变生活的决心,在这条陌生的路上艰难地走着。或许,这就是一条不归的路。五朵梅看着王洛宾他们这些文化人走着未知的世界。突然鼻子一酸,生出一份留连,一份牵挂之情。不由自主地唱了一首花儿《眼泪花花把心淹了》:

走(咧)走(咧)走远(咧)

越走(呀)越远了

眼里的花花飘满了

哎嗨的哟

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

走(咧)走(咧)走远(咧)

越走(呀)越远了

褡裢的锅盔(者)轻(吓)了

哎嗨的哟

心里的愁怅(者)重(吓)了

王洛宾被五朵梅的花儿震撼了。这首凄楚苍凉的花儿,让王洛宾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情感、意境再加上五朵梅动人的歌喉,给了他一种全新的感觉。

王洛宾哪儿也不去了,巴黎也不去了,延安也不去了。这个沙多夫斯基伯爵夫人的高徒,拜倒在一位布衣短衫的农村老妇面前,从此进入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音乐世界,一生离不开中国大西北,此后,他就再也没有回过北京,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留在了西部。

他曾感慨深深地说:“最美的旋律、最美的诗就在西部,就在自己的国土上。大西北的民歌有欧美无法比拟的韵味和魅力!”

学音乐的王洛宾领悟到了音乐最质朴的涵义,最美的旋律就在中国,同时也认识到西北大地是块未开垦的民歌地。

这段机缘使得王洛宾放弃了出国学西洋音乐的向往,投入了西北民歌的挖掘、整理和音乐创作的海洋。他与西北这块辽阔、苍茫、博大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悲怆、哀怨的声音,悠长的曲调,优美的旋律,宛似天籁传音,久久在王洛宾耳畔激荡。多么迷人醉心的歌!王洛宾颤抖着手记下了这首《眼泪花花把心淹了》的曲谱。这使他成为第一个谱录传播花儿的现代音乐家。他没想到西部的民歌如此富有野性的魅力,如此具有音乐性和叙述性。王洛宾被五朵梅的花儿留住了,在五朵梅的客栈多住了两天。

王洛宾在写于1986年的《万朵“花儿”永世飘香》一文中回忆:“40多年前,我来西北的途中,遇到连天阴雨,在六盘山下一个车马店里住了三天,欣赏到车马店女主人漫的‘花儿’”;“多么迷人醉心的歌,这是最古老的开拓者之歌,那逶迤动听的旋律,口头文学的朴实,句句渗入了人心。原来车马店女主人是六盘山下有名的‘花儿’歌手———‘五朵梅’”;“这段因缘,使得我逐渐放弃了对西洋音乐的向往,投入了民歌的海洋”;“从此,我在民歌中吸取了生命的营养,那首浓郁芬芳的‘花儿’,的确是我一生事业的转折点”。

五朵梅的花儿使王洛宾从此在民歌中吸取了艺术的营养,这首浓郁芬芳的六盘山花儿,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是六盘山花儿为王洛宾启开了民族音乐的之门,使他从此走进了丰富多采的民歌世界,一生未离开大西北这块热土。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王洛宾在大西北整理、挖掘、创作的一首首民歌,已成为世界音乐殿堂中不可多得的艺术宝藏。因此,他赢得了西北歌王的美誉!可以说,在王洛宾的心目中,《那个遥远的地方》——就是六盘山,那个好姑娘——就是五朵梅。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专栏作者

李依依认证

李依依

个人专栏
李依依的文化早餐!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