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书法家杨清汀书法作品:本真自然笔性合一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卞毓方 时间/2016-08-03 22:42:04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杨清汀,笔名佛石,1964年生,甘肃天水人。现为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专家,中书协会员,甘肃省书协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水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天水市书协名誉主席。

 

宋·黄庭坚《题子瞻枯木》

东晋·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

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艺术名片    

杨清汀,笔名佛石,1964年生,甘肃天水人。现为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专家,中书协会员,甘肃省书协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水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天水市书协名誉主席。

书法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获甘肃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三等奖;书学论文《当代书法体式流变与艺术语言的重铸》获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论坛最高奖,并入编中国书协主编的《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1949—2008)》;《二十一世纪书法卮言——当代书法的文化寻绎和持续之路》入选由中国文联、江苏省政府、中国书协主办的“2012中国书法·金陵论坛”;另有论文入选“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论坛”“当代书法创作研究暨中国书法如何走向世界——国际论坛”等。

在多种刊物发表艺术评论、散文、小说300多篇;2011年出版《金石为开——金岳霖的人生艺术和欧阳中石的艺术人生》(卞毓方、杨清汀);2013年出版《清汀书论》和《清汀散文》。

杨清汀师承欧阳中石先生,近年来致力于书法文化的探赜,是书法、文学、理论三位一体的学者型书法家。

卞毓方与杨清汀相识是一次参加在天水举办的“当代散文论坛”上,在他的陪同下,去了大地湾遗址、麦积山石窟、伏羲庙及一些古民居。相处中,发现杨清汀形敦而内秀,不光擅写散文,还精研书法,两者化合,又生发出新枝,获得全国性的书法理论大奖。这使我大为感慨,古地而有古风,灵山而蕴灵气。

那几年,我一直在物色助手,杨清汀身在旅游部门,公务之外研习经史,倾心艺术,并且有不俗的斩获,私心欲试他一试,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合作:为欧阳中石先生作传。

为欧阳老作传,是件苦活。欧阳先生有“四不”宣言,即不建馆、不立传、不办展、不褒贬。主人公坚决反对的事,你不能硬着性子上,那样吃力不讨好,此为一;其二,杨清汀人在天水,欧阳老身在北京,接触有限,先天不足。所以,这本书写起来一波三折,好事多磨,杨清汀是煞费了苦心的。好在,最终是把握了时代脉搏与欧阳老的情感密码,获得欧阳老本人与广大读者的认可。

这就像跑马拉松,运动员是在到达身体极限之后才见其潜力的,我就是通过《金石为开——金岳霖的人生艺术和欧阳中石的艺术人生》一书,看到了杨清汀的胸襟造诣。他识得天籁,耐得折磨,才能之外,有学,有识,有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杨清汀后来调到天水市文联,时间上宽裕了,见闻也日益增长,又得到季羡林、冯其庸、欧阳中石等大家的耳提面命,亦渐渐积淀为他涵性养气的财富。很明显,他的书法已经注入了一股精神元气,或儒雅,或正大,本真自然,笔性合一,是典型的文人书派。他的文章讲究起承转合,富于锤字炼句,典雅有致,睿思洋溢。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里,他偏偏做起了慢悠悠的活儿,对急功近利和速度效益型的人来说,可能觉得有点迂腐,而对一位学者型艺术家来说,未尝不是有品位的选择。

一次我拜会欧阳中石先生,说到杨清汀,老先生念叨不已,认为他是一个富有才情和值得信托的后生。在现代和传统的交汇中,杨清汀也许难走出那份古典情结,但我相信,他走进了自己的书法和文章——这,不正是当下很多人梦寐以求而又求之不得的吗!

文心书面

杨清汀

藏头护尾力在其中

这是古人的论书名言。作书用笔如此,中国人的艺术、生活、哲学亦复如此,成为国人行事、做人的准则。千百年来,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转化的,终于约定俗成。是生活蕴涵了书法,还是书法软化了生活,难说!

读碑记

幽默的碑。《好大王》《爨宝子》是其代表,看着看着,那出乎意外的体势,似乎逗你玩儿,挠得人忍俊不禁。这使我想到了相声,想到了漫画,想到了西汉的诡异之才东方朔。难怪呢!每个字都有抖包袱的本领。

严肃的碑。《九成宫醴泉铭》《颜氏家庙碑》之类,正襟危坐,如对神明,使人一看就想正衣冠,就想下拜。是字正了人心,还是肝胆炼成了字,这是一个严肃而又难回答的问题。

有仙气的碑。《瘗鹤铭》《麻姑仙坛记》等为数不多的几种。神闲气静,从容虚和,举手投足,风度翩翩,似在云间散步,不染世间纤尘。他们之所以傲慢,是因为对人间有偏见。

呆头呆脑的碑。最突出的是由帖而刻成的《荐季直表》,我们姑且说它是碑吧!古、拙、敦、拗,但是,在中国书法的春水里,却活得真,过得自在,只有未涉世事的赤子和经了世事的老翁差可比拟。

和而不同

中国古代既讲究“位”的结构,也尊重“人”在集体中的个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就承认共性与个性。

如写字,孙过庭《书谱》中说道:“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提出“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观点。可见,书法规则和社会原则相通。

当代书法同质化问题严重,如疫病之不可遏,都是犯了既“和”且“同”的毛病。

泯灭个性,忽视差异,只能是平庸。

生活与艺术

陈子庄说:“宗教解决人的归宿问题,艺术解决人的现实享受问题,所起的作用不同,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生活毕竟不仅仅是穿衣吃饭,不是尔虞我诈。庄子的“心斋”,张载的“体道”也是生活,于是产生了精神,升华了生活。书法对于人的“现实享受”,更应该是后者。

陈子庄在绘画上就是如此。

当艺术具有普遍的生活意义,上升到哲学时,人,也就有了自己的品格和准则。

穿衣吃饭是为了生活,写文章,写字,画画,是为了把生活过得更有点意思。

什么事情有点意思,便不仅仅是生活问题了。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