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庆百年华诞 艺术之光照耀红色陇原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21-08-23 10:45:43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回眸峥嵘岁月,礼赞百年华诞,讲述最值得铭记的故事,传播最值得弘扬的精神,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立足本土特色,用艺术为时代画像,让红色精神浸润人心,永不褪色。

回眸峥嵘岁月,礼赞百年华诞,讲述最值得铭记的故事,传播最值得弘扬的精神,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立足本土特色,用艺术为时代画像,让红色精神浸润人心,永不褪色。

打磨精品力作

礼赞百年华诞

党旗飘扬,誓言铿锵,剧终人散,余音却回旋不绝。7月,在素来以观众懂戏、较真出名的新中国第一座综合性剧院——北京天桥剧场,接连两天,甘肃文艺工作者带来的话剧《八步沙》,引起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话剧《八步沙》

观众们用热烈的掌声为舞台上的艺术家们喝彩,更向艺术家们所饰演的角色——以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的“六老汉”为代表的治沙人,以及他们在荒漠用一代人接续一代人奋斗的坚毅执着,和他们创造的绿色奇迹,送上由衷的敬意。

《文旅中国》记者这样描述《八步沙》演出结束后的景象:“许多观众在演出结束后,仍然沉浸于剧情,持续叫好,不舍离去,演员多次鞠躬,在台上目送观众离场。一位观众表示,演出特别真实,绝对下了功夫,对现代年轻人很有教育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说,《八步沙》这部剧主题选得好,内容挖掘得好,演员演得好,艺术呈现得好,艺术家们用极其朴素、高度生活化、十分细节化的、完全地域化的精准艺术表达,让这部剧成为甘肃文艺的代表之作。

话剧《八步沙》

艺术是为时代画像,讲述最值得铭记的故事,传播最值得弘扬的精神。艺术家们精湛的演技塑造饱满充实的人物形象,也让那段艰苦卓绝却激情燃烧的岁月,以更形象、更直观、更全面、更深刻,同时也是更具感染力和冲击力的方式,走进千万人心中,成为我们记忆中挥之不去的经典。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风霜雨雪,百年奋斗求索,中国共产党从一艘小小的红船扬帆启航,筚路蓝缕,矢志不渝,初心如磐,自强不息,创下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谱写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篇章。值此建党百年之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艺术、演出等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文艺活动,回眸峥嵘岁月,礼赞百年华诞,结合文旅特色,传播党史故事、传扬党史精神,为中华民族凝聚奋进力量贡献甘肃篇章。

进京演出获得好评如潮的话剧《八步沙》,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关于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通知》精神,由甘肃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以“时代楷模”——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创排,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并作为50部在京展演的剧目之一,在7月5日至6日赴北京演出。

话剧《八步沙》

20世纪80年代,6位年逾半百的当地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不甘心世代生活的家园被黄沙吞没,立下铮铮誓言,背起铺盖挺进八步沙,用“当代愚公”精神在大漠深处书写了壮丽的绿色奇迹。40年来,三代治沙人接续奋斗,一棵树接着一棵树,硬是在沙漠中铺就了一片万亩绿色大堤,也让当地人彻底脱离了贫困。

《八步沙》以此为创作素材,充分发挥话剧艺术直面现实生活、书写时代风采的优势特点,紧紧围绕第一代治沙人的治沙经历,凸显“六老汉”艰苦奋斗的拼搏历程,展现“六老汉”质朴坚韧的愚公风骨与情怀,生动诠释了“历史是人民写就”的价值主题,成为叫好又叫座的,展现我国脱贫攻坚奋斗历程的史诗之作,也成为我国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划时代口碑之作。

发扬本土特色

丰富红色旋律

艺术作品承担着传播和延续精神血脉的使命,优秀艺术作品的感染力,会让优秀精神的火种绵延不绝,成为指引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的不灭灯塔。

《八步沙》引发的热潮只是一个片段。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征程,包含着无数无怨无悔挥洒热血的志士仁人和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面对这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一代代甘肃话剧人始终在行动。

创作永远在路上。发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八步沙”精神,发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的优良作风,打磨精品力作,用艺术的形式为甘肃各项事业的发展树碑立传,用时代楷模的精神激励所有人用拼搏奋力创造美好生活,甘肃文化旅游人在不懈前行。

音乐剧《达玛花开》

陇剧是中华戏曲百花苑中的一朵瑰丽奇葩,从传统戏剧到现代戏剧,它从陇东老区的窑洞一路走来,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百姓舞台的璀璨蝶变。陇剧根植于西北大地,既有黄土高原的酣畅豪情,又不乏江南水韵般的柔婉清丽。它曾登上中南海的舞台,受到毛泽东、周恩来、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交口称赞,并发展成为新中国最年轻、最有生命力的新兴剧种。60多年来,陇剧艺术的发展壮大受惠于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非凡变化,陇剧艺术家们也在用作品传承红色基因,唱响奋进旋律。

历史是人民写就,艺术传播更要深入人民、服务大众。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丰富优秀文化产品种类,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于2021年3月至5月,策划举办了“建党百年·春绿陇原”百部百场文艺展演暨省直九大文艺院团巡礼惠民演出活动。

甘肃省文旅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家书诵读会

此次演出活动充分发挥甘肃省歌剧院、甘肃省陇剧院、甘肃省民族歌舞团,甘肃演艺集团歌舞剧院、话剧院、秦腔艺术剧院和敦煌艺术团京剧团、杂技团、曲艺团这九大文艺院团的优势,精选最具代表性的经典陇剧剧目,集中展示了甘肃省省直文艺团体在戏曲、歌舞、话剧、杂技、曲艺、综艺晚会等艺术形式方面的优秀文艺成果。既有最新创排的精品舞台剧目,也有经典改编移植作品,既有彰显本土特色的戏曲合集,也有讴歌民族团结的歌舞晚会,可谓门类齐全,内容丰富。

精彩纷呈的“艺术大餐”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甘肃省各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将极致的视听享受,送给“云端”的观众。仅3月26日晚的演出,除了现场的上千名观众,就有150多万网友通过直播观看。

深挖本土题材

传承红色基因

传承红色基因,必须用好题材、好故事让青少年了解党的历史,铭记革命精神,感恩幸福生活,厚植爱国情怀。儿童剧《大豆谣》,就是一部深挖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而创作的感人至深的优秀艺教结合作品。

儿童剧《大豆谣》

作为兰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从2021年3月20日起至6月底,该剧在兰州音乐厅、金城大剧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演出,儿童剧《大豆谣》中小学生观后感征文活动也同步进行。

甘肃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儿童剧《大豆谣》所演绎的故事,曾真实发生在陇原大地上,是中国革命史上少有的少儿红色革命故事。《大豆谣》是被誉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为一个2岁小囚徒创作的儿歌。小囚徒名叫罗力立,也被称为“西北小萝卜头”。1940年6月,她的父亲、年仅36岁的甘肃工委副书记罗云鹏因遭叛徒出卖而被捕,当时出生仅8个月的罗力立,只能跟随父母一起被关进兰州沙沟监狱,度过了长达6年多的牢狱生涯。那6年里,她从未吃饱过,既无从想象父亲描述的松花江边的大豆、高粱,更不知道巧克力、糖果是什么滋味,就连兰州的黄河和黄河铁桥,她也没机会看到。

当时,王洛宾也被关在同一所监狱,瘦小的罗力立经常钻到王洛宾的牢房里“串门”。有一天,小力立捡到几粒大豆,就认为大豆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王洛宾心酸不已,写下了这首催人泪下的《大豆谣》。

儿童剧《大豆谣》

儿童剧《大豆谣》改编自现已82岁高龄的罗力立老人撰写的同名纪实文学作品。该剧由兰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铁燕策划并担任编剧,特邀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馆长袁志学为党史顾问,甘肃著名表演艺术家杜林宏担纲导演并在剧中饰演大朋友胡润宝,兰州市知名儿童剧编剧、导演周芳担任编剧。饰演老年罗力立的是兰州市知名儿童剧演员、导演郑云洁。同时,该剧还特邀了国家二级演员、原兰州战斗文工团表演艺术家潘方、常川以及国家一级演员、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表演艺术家李琳3位“老戏骨”,以及优秀青年演员刘承宙、王琨倾情出场,分别饰演王洛宾、爷爷、奶奶、罗云鹏和樊桂英,众多优秀艺术家们为该剧献上了真挚的情感和精彩的演技。

该剧真实生动,直击心灵,一经上演,就在青少年群体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孩子们在观看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了革命英烈的奋斗历程,理解了他们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前途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奉献与牺牲精神,无不感动落泪。

“甘肃抓了个好题材。”西安儿童艺术剧院院长王丽虹如此评价儿童剧《大豆谣》,“这部剧可以走得更远,因为它不仅属于甘肃、属于西部,它属于全中国,更属于一个时代。”

红色题材秦腔《肝胆祁连》

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以好故事艺教结合,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甘肃文旅人还将持续发力,再创新作。

讲好“黄河故事”

延续文明之光

“黄河之滨也很美。”

九曲黄河,从甘肃大地上穿流而过,黄河流域的大地上,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形成了公而忘私、忧国忧民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尊重自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民族融合、九州一家的团结精神,攻坚克难、勇挑重担的英雄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华文明传承与弘扬的核心基石。

天下第一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除了话剧《八步沙》,从2021年1月开始,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还组织甘肃省陇剧院筹备陇剧《大禹治水》的剧本研讨与排演工作,并对该剧的创排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

陇剧《大禹治水》以古代神话传说故事为蓝本,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该剧剧本由曾创编获得多项大奖的越剧《虞美人》等作品的国内著名编剧薛龙彪担纲创作,导演由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的国内著名导演田丰担任,艺术顾问由著名戏曲家张曼君担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景平担任史学顾问,著名音乐人、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副教授马骏进行音乐创作,领衔主演由陇剧梅花奖演员担任,舞美设计、服装、唱段设计由省陇剧院担任过《官鹅情歌》《苦乐村官》《西狭长歌》“陇剧三部曲”的主创人员担任。

情景歌舞剧《黄河之上——多彩白银》

为打磨精品力作,主创团队多次赴积石山采风,多方查证大禹传说的史料记载,7次打磨修改剧本,并精心编排出充满陇剧特色的主题音乐,努力将该剧打造成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甘肃文化旅游人始终自我鞭策,追求卓越,致力于用一部又一部黄河文艺精品力作,为陇剧增光,为甘肃文化添彩,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更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2020年举办的“春绿陇原·黄河之滨”等系列惠民精品演出共计1000余场次,让200多万群众和游客享受到了丰盛的文化盛宴,为打响黄河旅游主题形象品牌贡献了积极力量。话剧《天下第一桥》、情景歌舞剧《黄河之上·多彩白银》,也被推荐入选文旅部晋京演出剧目。

传播艺术之美

传扬时代风采

为弘扬黄河文化的新时代价值注入甘肃智慧与力量,除了丰富的舞台作品、丰盛的演出形式,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还积极调动省内资源,加大普及推广力度。

2020年9月,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省内28名画家赴黄河流域创作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集中反映甘肃黄河文化和生态建设成就。2021年6月,“大河长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甘肃省黄河文化主题美术写生创作作品展在兰州开幕,经过层层选拔,展出了100幅题材丰富、主题突出、质量过硬的优秀美术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黄河甘肃段的厚重历史、多彩地貌与风土人情,更展示出党领导下甘肃大地的沧桑巨变,以及黄河儿女奋斗、奋发、奋进的光辉形象。这是广大美术工作者承担使命,发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独特作用,自觉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的写照。

红色题材原创音乐剧《焉支花开》

2021年6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承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书法展(甘肃篇)——“百年华章·红色陇原”书法作品展在甘肃艺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共展出215件书法作品,主题鲜明,风格各异,精彩纷呈,通过书法艺术,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陇原儿女不懈奋斗的辉煌历程,激励人们铭记革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这场展览也是甘肃省书法艺术界以实际行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甘肃文旅厅将全力推动并打造书法陇军,以翰墨形式承担时代使命,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2021年6月,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甘肃省博物馆、甘肃何鄂雕塑院承办的《一心向党爱我中华》——何鄂雕塑作品及图片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

何鄂是党培养的新中国第一代女雕塑家的杰出代表,是从甘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标志性文化名人。在长达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她终怀着赤诚之心,为民族雕像,为时代抒情,矗立在兰州黄河之滨的雕塑《黄河母亲》,已载入中国雕塑乃至世界雕塑的史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此次展出的26件红色经典雕塑作品和56张有代表性的红色雕塑图片,展示了她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子之心。她的创作心路,必将感染和带动更多艺术家守正创新,传承文明,服务人民,创作出更多富有精神力量和艺术品质的佳作。

精彩纷呈的曲艺表演为市民带来美的视听享受

2021年6月,甘肃11个非遗项目亮相“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经过前期的认真筹备和精心筛选,甘肃夜光杯雕、庆阳香包绣制技艺、裕固族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会宁剪纸技艺等11个非遗项目共计21件作品在线下参加展览展示活动,并在全国各类线上、线下媒体上进行重点宣传。该活动结合建党100周年庆典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振兴成果,有力地加强了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百年党史中,甘肃有着浓墨重彩的篇章。从南梁精神、长征精神、西路军精神,再到铁人精神、八步沙精神,无不熠熠生辉。2021年6月,甘肃红色之旅纪念登机牌暨航旅产品首发仪式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举行,甘肃省内20个红色景区将“现身”登机牌,随旅客一起“飞”向全国各地。

甘肃红色之旅纪念登机牌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合作推出。此次登机牌共制作80万张,从6月16日起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投入使用,每天使用约2万张。每张登机牌背面均印有各红色旅游景区的二维码和相关简介,方便旅客进一步关注了解,登机牌上还做了序列编号,便于旅客收集收藏,让广大游客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缅怀革命先辈,感受时代风采。

坚持守正创新,彰显文化旅游特色,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持续向纵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更好地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奉上更多精品力作和更为丰富多彩的精品文化旅游活动。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