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景泰2人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来源/ 景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时间/2022-12-23 10:05:00

日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向社会公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全省142位非遗传承人入选,《景泰滚灯》传承人张安邦和《景泰打铁花》传承人张泰儒二人位列其中。

滚灯在景泰县历史悠久,源于明朝,有300多年的历史,最早有周家楼院人从西边学来,后又几经辗转,传授与上沙窝村。滚灯是演阵之灯,表达的是军事斗争的内容,用灯描绘两军对垒,用阵法斗奇的场面,以前主要是原红水乡红墩村元宵节期间玩的一种社火表演形式。

张安邦今年65岁,自其太祖辈起,代代都是技艺娴熟的滚灯人,到他手里已经是第三代了。明清时的滚灯,灯架、灯盘、转轴都是木制的,花灯是用竹条或柳条编织,解放前改成了罗圈骨架,而现在经过他改良的景泰滚灯,则是用高碳钢丝制作而成。

景泰滚灯由灯笼和灯架组成,灯笼分里外两层,为圆形,外层转动内层固定,灯笼外层用彩纸或纱绸裱糊。表演者手执灯架,轻轻一碰地面,灯笼便转动起来。夜晚,彩灯滚动,犹若五彩斑斓的长龙,扭曲跃动,时慢时快,回头摆尾往复盘旋,交响辉映,别有一番情趣。

“打铁花”是流传于景泰县的传统习俗之一,源于明代中晚期。明万历年间,景泰地境为蒙古鞑靼部落占据,万历二十七年,为了驱逐鞑靼,于贺兰山以西构筑了黄河索桥至大靖泗水堡的边防,屯军驻守。因军队制造兵器和修补农具之需,许多铁匠被充军戍边,张泰儒的先祖,铁匠出身的张铁蛋自此举家随军由山西到了芦塘堡(今芦阳镇政府所在地),他充分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掌握的技艺,摸索出了打铁花的基本工序。

传统“打铁花”以老风匣、小融铁炉、耐火罐、陶勺、耐火锅、木板等为工具;以生铁、焦炭、木屑为原料,利用木板击打炽热的铁液和木屑混合物,打出一朵朵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精彩纷呈、绚丽夺目的“铁花”,由于其颜色吉祥,寓意美好,因此,农村都喜欢通过“打铁花”来祈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景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郝姝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